中国建筑史相关论文
乐嘉藻先生于1933年出版《中国建筑史》,书中包含若干关于古典园林的论述,附有多幅插图。作者在研究过程中搜集了较多的历史文献,并对......
以第四届中国建筑口述史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契机,对中国建筑口述史研究近二十年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基于对文献内容的分析,建构......
在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中国建筑史研究完成了资料的初步积累,开始提出整体性的叙事架构。这一时期,"如何分类"成了一个在众多......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从课程思政的要求出发,以价值塑造为思路引导,分析《中国建筑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
以“设计研究”为线索梳理1950-2000年代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将其置于社会与知识环境中,探讨建筑史学家所讨论的“设计”到底是......
以中国近代学术发展为背景,聚焦于梁思成提出的半部中国建筑史的佐证研究思路,由此推进了上古和中古初期中国建筑史的写作.这一思......
中国建筑曲屋顶的发生问题,是早期西方中国建筑研究的一个热点疑问。从早期毫无历史根据浪漫主义色彩的猜想,到各种出于功能、结......
[摘 要] 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想政治理论与各学科相互融合的全新教学理念。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新工科”背景下,建筑工程类大学生......
中心柱窟是我国佛教石窟中的重要窟室类型之一,对这种窟型的不同空间形式进行辨析,了解其中所包含的建筑意象,推测它所写仿的建筑......
本文所说的宁想石室,原是北魏石刻建筑,是集建筑雕刻与绘画为一体的一个珍品,出土后不幸流失海外。因为同出墓志上的“想”字右肩......
在中国在江南,不论是水乡还是山乡,这样的诗意的栖息总是被世世代代的江南人用他们慧觉的心志和勤劳的双手演绎阐释得淋漓尽致。那是......
转轮藏又称转轮经藏、转法轮藏、经轮藏。实际上就是能够转动的收藏经文的书架。印度并无这种藏经形式,而是中国人的自创。传为南北......
品质优口径大规格全研发强企业简介浙江天井塑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11月(前身系中美合资浙江双环塑胶阀门有限公司),公司坐落在......
1928年3月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加拿大渥太华举行了婚礼,当时梁思成的姐夫正在那儿做中国总领事。这对新人真是门当户对,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是......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典型的伦理型社会,伦理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而中国古代建筑是世界上风格鲜明,影响广泛且延续时间最长的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色彩是中国建筑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它的形成与发展与其所在的地域文......
本文以朱启钤先生流传于世的学术研究成果为核心,并尽可能综罗相关的史料,通过对时代背景和个人因素两方面的系统考察,深入探究了朱启......
本文研究韩国柱心包扶壁栱形制与开展,跟中国古建筑形制比较研究。朝鲜半岛柱心包式所具有的特征从高丽时代一直不断延续至朝鲜时......
石头是一种承载了古人不朽愿望的材料,在西方被普遍运用于伟大的建筑物与纪念物,而有些中国文人却对其永恒性持有怀疑态度。沿着羊......
乡村防御体系的建立,是由于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各种历史因素所决定的。阳城一带在历史上是重要的关隘要地,又有大量煤铁资源,富有......
保国寺大殿与《营造法式》的比较研究是学界关注已久的课题,其内容涉及诸多方面。然在材栔形式方面,尚未有较深入的探讨,其原因或......
中国南方地区佛教的发展,既与汉末三国时期的佛教弘传有关,也与晋末十六国时期释道安刻意进行的“分张徒众”有关。自东晋以来,特......
早期梁思成的建筑设计和思想的面貌为何?他究竟是现代主义者,还是古典主义者?为什么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建筑史基本观念,居然是在他们......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16年1月1日这本书是汉宝德2012年讲授的十堂“中西建筑文化”课的文本呈现,主要内容......
开平碉楼是中国乡村众多碉楼中的一个独特类型,在近现代中国建筑史乃至世界建筑史上均具有独特的地位,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罗哲文同志去年10月间曾经回到他五十多年前参加中国营造社学习与工作的旧址四川宜宾李庄进行考查。写了一篇回忆当年在李庄时的情......
2002年7月中旬,本刊一行赴天津调研,在天津大学出版社副社长韩振平的引导下,来到古建专家、天津大学建筑系原系主任,冯建逵教授的......
林徽因的科学情结因其文学、艺术、建筑学兼擅的文化气质而具有多元而独特的表达方式。本文从她的文学作品切入,辨读其科学情结的......
一烟台山近代建筑概况在中国建筑史上,人们通常将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这段时间称为中国近代建筑时期,这一时期......
建筑教育的目的是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建筑人才。而这种创造力往往体现在理性逻辑和感性直觉之间的和谐平衡。环......
《古建筑测绘》是建筑学专业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笔者从分析《古建筑测绘》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作用入手,阐述《古建筑测......
冬天的济南,在老舍的笔下是“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
抗战时期的建筑史研究是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的薄弱环节,既有研究成果多集中在日军侵占区的研究。在抗战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国家层面......
本文把目前所能看到的若干春秋战国时代秦瓦的考古资料,与已知的建筑学资料和原理相比较,初步做一重新整理,看看现有的解释是不是......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第肆辑中刊载了高天、段智钧博士的《平顺龙门寺大殿大木结构用尺与用材探讨》一文,试图基于2001年的测绘成......
本文以阴、阳观念,解读中国传统建筑的院落空间格局,运用实例分析的方法指出,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空间形态与《易经》坎卦的卦象相......
在中国的古代社会里,集中代表建筑最高成就的宫殿建筑,遗留至今的惟北京明、清紫禁城和沈阳清初的故宫。~①作为清入关前的皇宫—......
本文通过对日本建筑学者伊东忠太(1867—1954年)的学术生涯与著作的分析,探讨了中国建筑史这一学科领域在其初创时期的知识与政治......
摘要 中国拥有丰富灿烂的园林文化,在中国文学史上,学识渊博的中国历代文人也运用他们的智慧之笔,创造出了许多富于情趣的园林景观。......
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一种特殊的圆形草庐,以茅草材质、圆形平面、穹窿结顶、拱形门洞为特征,零散出现于各种绘画、记述、石窟壁画和......
本文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从中国建筑史的早期考察,中国建筑史的建构与撰著,以及中国建筑史研究者的分期三方面对这一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