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古钱图说相关论文
“定平一百”钱的铸地归属问题一直争议较大,丁福保先生在《历代古钱图说》中,对其定论为:“自属晋铸无疑”,而彭信威先生在《中......
The type characteristics of Wu Zhu coin of Wei State are: small and light coins with wide square hole, non-polishing rim......
前些天,一位搞金融投资的朋友,在电话中问我:“听说古钱币的价格一直在上涨,有的翻了几十番,您看这种势头能否再持续五年或更长时间?有人......
国人老幼皆知、随处可遇的“乾隆通宝”制钱,铸于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铸期长,铸局多,铸量大,在清钱中屈指可数。孙仲汇先生......
“賹四化”与“賹六化”的理化研究赵匡华,陈荣,孙成甫THEPHYSICALRESEARCHOFTHE"YISIHUA"AND"YILIUHUA"COINOFQISTATEDURINGTHEPERIODOFTHEWARRINGSTATES¥ZhaoKuanghua;ChenRong;SunChengfuAbstract:ThroughthePhysicalexaminationsof“YISIHUA”and“YILIUHUA”coin,authorthinkthatthetwokindsofcoinsnea......
过去集币者大多按照《历代古钱图说》列出泉价之贵贱,分辨出珍罕钱品与普通钱品。1983年马定祥先生所著《太平天国钱币》一书,根据钱......
笔者2003年5月在常州文化宫古玩市场有幸得到一枚南宋咸淳元宝折二大样铜钱,当时持该币者为一青年,同时还有其它几枚古钱,其中一枚洪......
汉文直读“大安通宝”,存世极少。不但在古代关于钱币方面图谱中不见记载,近代的《古钱大辞典》和《历代古钱图说》也没有刊录。近代......
谱录刊载“小泉直一”钱的品类较为单一,除丁氏的《历代古钱图说》刊有鎏金“小泉直一”钱,《古钱新典》刊有传形钱外,各谱录未见刊载......
In the early part of 1999,a coin vault was discovered in Xu Chang,the range of the coins in it is from the Ban Liang coi......
丁福保著《历代古钱图说》136页有金代泰和四年所铸篆书“泰和重宝”折十大钱,共有两种版式,一种直径5.4厘米,文字古拙凝重,笔意亦较随......
“嘉靖通宝”大铜钱,此钱直径为了厘米,厚度0.5厘米,穿口0.8X 0.8厘米,重量115克,青铜材质。面文直读“嘉靖通宝”。面重廓重好,背重好。此......
笔者曾在十二、三年前的《北京金融·钱币专辑》中撰文先后列举个人收藏的十五枚异品方足布,谈到了方足布常见的各种异书现象,包括方......
笔者刚拿到一枚宋代“咸平元宝”时,不禁惊异。此钱重量竟18.5克,钱面直径27毫米,背面直径27.5毫米,厚4毫米,泉面直径小于背面,类似折二......
不久前,我集到一枚“第一重四两”秦权钱,对照1940年丁福保编的《历代古钱图说》相关说明和拓图,钱币大小、钱文风骨完全相同。丁......
笔者见到最早介绍“弘光通宝”钱的资料是丁福保1940年版《历代古钱图说》一书,第169页载文:“三藩纪年本末,福王为神宗之孙,甲申......
说起古钱价格,我想起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那是上世纪80年代初,我的老同学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保管部主任李域铮借给我一本很难见到的书—......
日本早期钱币——“久安通宝” “久安通宝”为日本第76代天皇近卫天皇久安年间(公元1145-1150年)所铸。李佐贤《续泉汇·利......
宋真宗赵恒于咸平元年(公元998年),铸“咸平元宝”钱,有诸多品种。1999年8月,马定祥批注的《历代古钱图说》出版,在咸平钱眉批上曰:“(图......
本期发表的“政和通宝”折十大钱,为多年未见之品,丁福保先生所著《历代古钱图说》有一品,为铁质,此钱较丁著拓图稍大,而钱文书体一致,作......
“常平通宝”是我国古钱收藏中最常见的外国方孔古钱。长久以来在有关“常平通宝”铸行的资料里,都说明“常平通宝”是由朝鲜国常平......
笔者在《收藏界》2011年第8期第67页看到广东蔡炳根先生的《金朝奇珍“大定通宝”背“申酉”折十型银质大钱》一文。文章列举了金......
对渤海国铸币历史研究相对较少,对乾元重宝“背东国”和海东元宝归属也存在争议。本文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上述钱币应为......
金国为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同时金国也发行了自己的钱币,自成一体,在中国钱币史上有着独特的地......
安徽省凤阳县是一座有着五百多年历史的明都古城,城外群山环绕,明时期这座古城光辉灿烂,祥端威严。在这悠久的文化圣地东约六公里......
一枚“花钱”的流转之路 耿启明的收藏史从1995年开始,如今已是圈里著名的行家。在他看来,中国的古代钱币收藏经历了一个有意思的......
<正> “咸丰重宝”宋体书对读,背满文“(?)”、宋体书“当五”铜钱,直径2.7厘米,重6.3克;又小样一种,直径2.7厘米,重5.85克。“咸......
古钱月纹始见于秦汉,盛行于唐宋,明清钱币仍有月纹出现,中国花钱中也常见铸有月纹者.关于古钱月纹的含义,泉界说法不一,有炉别说、......
40年代由丁福保编纂,戴葆庭参与鉴定,后经马定祥批注的《历代古钱图说》"无考品"内载有一枚"大泉五铢"拓本。马先生批云:"所见大泉......
我国研究钱币学的著作浩如烟海,而且外国对中国钱币进行研究的书籍,也早已汗牛充栋。对钱币学专著的研究,不仅是目录学所要深入的......
<正> 小型半两钱中有一种广穿半两钱(如1—4图),丁福保先生将其在《古钱大辞典》中定为汉高后五分钱,并在拓图边特别注释:“即汉书......
<正> 自从拙著《中国古钱集藏指南》、《中国珍稀古钱鉴定要领》等书出版面世后,收到不少读者来信,问及中国古钱定价的依据是什么?......
清代后期多种钱币论著刊行于世,著录有称为秦代"权钱"的拓影。所谓"权钱",并非是流通货币,而是用于检验流通钱币是否符合标准的一......
<正>先秦圜钱——"古"字币传世和出土的圜钱,按币上铭文约有二十余种。这种圜形铜钱,主要流通于战国中后期,是先秦货币发展演变的......
<正>戴葆庭(1895-1976),号足斋。浙江绍兴县兰亭镇人。中国著名钱币收藏家、钱币学家。戴葆庭出身贫寒,只读过二年私塾,11岁便到米......
<正> 最近由中华书局重印《古钱大辞典》,很受读者欢迎,出版后不久便销售告缺,大有洛阳纸贵之势。此书原为丁福保先生所编《古泉丛......
90年,镇江市四摆渡蚕种场,伴随着一批明朝中期钱币一起出土了数枚背“户”字“大明通宝”钱;九二年四月,我市张家湾环保建设工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