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行为相关论文
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作为一种新的发光形式,自从2001年唐本忠院士提出来一直受到广大研究者的密切关注......
聚集诱导发光聚合物纳米粒子(AIE-PNPs)具有高亮度、优异的光稳定性、良好的水分散性和生物相容性、易表面功能化等优点,在化学传感......
荧光纳米粒子具有表面易修饰、粒径较小、发光性能好等优点,为满足荧光纳米粒子在发光器件、生物成像、生物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需......
发光的环金属Ir(Ⅲ)和Pt(Ⅱ)配合物在化学传感器,OLEDs,细胞成像,信息存储和安全保护等方面有潜在应用,因此这类化合物一直受到人们广......
本文应用紫外激发发光光谱,上转换发光光谱,近红外发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实验手段,研究了Er3+离子掺杂的氟氧化物玻璃陶瓷......
本论文围绕稀土配合物掺杂聚合物的光致发光现象,对Eu(TTA)3nL掺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通过XRD光谱和亚稳态寿命分析,结......
尽管液晶在高科技领域已经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平板显示设备上。然而,传统的液晶分子不具备光发射性能使得液晶在应用上仍......
探索一种制备无机基质/有机杂化光功能材料的途径,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无机基质溶胶中分别掺杂自制的5种有机发光材料,制备出透明、......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NaZnLa(PO4)2中掺杂Ce^3+、Tb^3+的荧光体,对其晶体结构、发光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尝试对NaZnLa(PP4)2:Ce,Tb荧光......
将偏振技术、同步技术与三维技术结合起来的三维同步偏振荧光光谱(TDSPS)能分辨蛋白质溶液中的色氨酸(Trp)和酪氨酸(Tyr)残基,具有......
近日,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
法国物理学家Antoine Henri Becquerel(1852—1908)和他的父亲Alexander Edmond Becquerel(1820—1891),都曾将许多晶体、矿物和岩石碎......
本文合成了一种新型杯[5]芳烃衍生物5,11,17,23,29-五叔丁基-37,38,39,40,41-五羧甲氧基杯[5]芳烃,通过荧光光谱研究了其与铽(Ⅲ)离......
合成了两种分子内共轭的电荷转移化合物:2,3二氰基-5,7-二 [2-[(4-二甲氨基 )-苯基 ]乙烯基 ]-6H-1,4-二氮杂卓(1)及 2,3-二氰基-5......
在实验室中,采用溶胶-凝胶法,在900℃的温度下,合成出组成为:0.894BaO-0.03B_2O_3-0.94SiO_2:0.045Eu,~(3+)0.008Bi~(3+)(加入Li~+......
期刊
研究了不同Eu掺杂浓度对Sr2Al6O11基磷光体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当Eu掺杂浓度低于0.01mol时,在其发射光谱中存在403和493nm的......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由π-共轭聚合物聚对苯撑亚乙烯(PPV)均匀掺杂的块状SiO2玻璃复合材料,并在其中添加了聚甲基丙烯酸甲......
发光生物因其活体能自发荧光而倍受关注,萤火虫(鞘翅目:萤科)是被研究最多的发光生物,因为成虫发光在其性选择以及求偶交配中起着......
本文合成了两个含有双苯并咪唑基团的铱配合物[Ir(dfppy)2(pybbiH2)]PF6 (1·PF6)和[Ir(dfppy)2(pybbiH)](2).在室温条件下,化合物1·PF6的二氯......
本论文首先设计制备了5种取代的三(8-羟基喹啉)铝的衍生物:三(5-氟-8-羟基喹啉)铝(5FAlq3),三(6-氟-8-羟基喹啉)铝(6FAlq3),三(7-氟-8-羟基喹......
学位
有机发光器件(OLED)是一种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器件,由于其具有主动发光、材料选择范围宽、颜色丰富、响应快、低功耗、重量轻、效......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