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鸾相关论文
在晚明张扬个性的时代,有一群女子初露才华却早早殒命,如叶小鸾。叶绍袁的《午梦堂集》问世后,后世文人通过品读其幼女叶小鸾的诗词集......
摘要:明崇祯年间叶绍袁辑刊的《午梦堂集》,一经问世即引起世人瞩目,“海内流传殆遍”。其中所录《返生香》作者叶小鸾的形象,被后世文......
明清才女群体通过诗词等面向塑造自身独特的趣味,诗词传统本身的特色与她们现实的宗教活动互动,在明末“三教合一”的背景下呈现出实......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本文以温庭筠和叶小鸾的闺怨词为例,探讨二人在闺怨词创作上的承续关系与不同特点,试图说明男性闺怨词之“代言体”与女性词人自抒......
叶小鸾,字琼章,一字瑶期,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三月初八日,出生在江南吴江汾湖之滨一个极具文学氛围的家庭,是晚明天启、崇祯年间......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晚明才女叶小鸾于临嫁前五日突然夭亡,死因扑朔迷离,其亲人却对此讳莫如深,空留后人无限揣测。通过对其成长经历及性格研究后发现,......
<正> 宋苏轼有《眉子砚歌》,清查慎行注此诗,引胡仔《苔溪渔隐后集·东坡》条:“新安,龙尾,石性皆润泽;……惟罗纹者,眉子者,......
明末,以江苏吴江叶绍袁、沈宜修夫妇为中心的“午梦堂一门”尤以女性文学成就而著名。叶、沈夫妇的三女叶小鸾可谓是这群才女中的佼......
感受雅韵古琴,又称瑶琴,列"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历来为文人雅士推崇,以致"士无故不撤琴瑟"。东汉桓谭《新论·琴道》云:"昔神农氏继宓......
一叶纨纨(1610—1632),子昭齐,明代吴江著名女词人沈宜修长女。父叶绍袁与母沈宜修婚后五载方育纨纨,“初生之女,爱逾于男”(《祭......
明末才女叶小鸾将嫁而殁,其亲属对于她的死因一直闪烁其词。我们认为,特殊的成长经历和多年的诗书教育造成了叶小鸾性格中的忧郁和......
叶小鸾(16161632),字琼章,一字瑶期。明季苏州吴江(今属江苏)人。叶绍袁、沈宜修第三女。四岁能通《离骚》。十岁与其母夜坐,母出......
明末女诗人叶小鸾堪为明清江南才女群像中的代表,以其充满传奇和悲剧色彩的人生对后世文学艺术产生了一定影响。因为个人和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