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社会主义相关论文
从20世纪80、90年代之交,到两个世纪、两个千年之交,世界历史出现了急剧变局:苏美对
From the turn of the 80s and 90s of the ......
本文旨在讨论20世纪先锋运动中的艺术、行为、运动及思想观念等内容。重在展现先锋派不仅反映世界,更在于改变世界的自我要求。笔......
南希·弗雷泽(Nancy Fraser)是美国社会研究新学院哲学与政治学系教授,著名政治哲学家,批判理论的主要代表,美国新马克思主义女性......
本文通过介绍20世纪60年代初期"四清"运动的历史背景,梳理其前后毛泽东关于人体写生模特儿的批示的全过程,涉及此事的相关人物的不......
电影《小武》是贾樟柯的早期电影代表作之一.处于后社会主义的中国,唯一不变的便是不停歇的变化,电影准确捕捉到了这种社会变化,使......
在中国当代电影导演中,黄建新无疑是其中被冠以“异类”之名游离于一代导演群体之间的独特个体。他一直是时代忠实的记录者,影片内......
现代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识。现代性自从其历史征程开启之后,就一直与社会主义勾连在一起。马克思作为人类伟大的思想探路者,把现代......
本文对“后资本主义”和“后社会主义”从理论来源、基本流派、理论特征、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后......
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共产党夺取领导权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在改革开放步入21世纪的今天,中国大众传媒正以一种积......
执政党在和平年代如何保持党员先进性是一个新的课题。党员的先进性是一个历史的范畴。解放以前战争年代、解放以后社会主义建设初......
美刊《每月评论》2005年3月号发表了金·赛普斯题为《回复到劳工帝国主义?——论劳联-产联1995年以来的外交政策》的文章,回顾了美......
近年来,西方学术界对社会主义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涌现出一些新的流派和思潮,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生态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是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的充分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并最终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依据和判断标准。......
工业化推动现代化,每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是一次深刻的社会转型.社会转型在中国历史上只经历了四次:秦国结束诸侯纷争一统中国、辛亥......
当前,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基本方略的实施,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在步入21世纪之......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从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是上世纪末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大事。正如波兰著名经济学家W.......
后社会主义中国作为一个描述全球化进程语境下的社会主义中国受到了不同领域学者的关注。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后社会主义中国的......
一、引言和理论假设随着共产主义体制的瓦解,后社会主义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是建立能够充分满足市场需求的新的法律体系和制度体系。......
20世纪90年代,随着蒙古国政治经济的转型,在职教师培训领域实施了教育券改革。由于国际压力和本土力量的不一致性,教育券改革在商讨、......
作为“全球化时代的抒情诗人”的(一个标本的)盼耕诗歌具有几大主题:对“文化中国”的眷恋与对“政治中国”的向往;作品中连接两个时代......
1991年至今,在苏联解体后的中亚各国,急剧的政治改革和经济转型造成了政治腐败、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两极分化、社会福利崩溃等诸多......
运用文本分析法,探究吉登斯“第三条道路”政治的内在特征。分析认为:吉登斯超越左与右、复兴社会民主主义、用伦理社会主义规训资本......
“女性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的崛起,在今天看来,值得反思:一方面,“女性主义”话语在学院内的兴起,尽管经历了“女性意......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对于邓小平领导中国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海外大体上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改革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一种认为是资本主义......
本文通过分析英语学术界“后社会主义”的种种观念,重新勾勒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政治经济格局。90年代初的中国电影生产......
作为一个定义多元的指代,"电影节电影"这一概念能够用于批判地考察两代中国电影——尤其是对在过去20年中在国际电影节平台上大放......
吉登斯作为当代著名的左派社会学家与马克思一样对社会主义情有独钟。在建构社会主义过程中也和马克思一样,把现代性和社会主义勾......
<正>30多年来,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开辟的发展道路和......
运用文本分析法,探究吉登斯"第三条道路"政治的内在特征。分析认为:吉登斯超越左与右、复兴社会民主主义、用伦理社会主义规训资本......
现代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识。现代性自从其历史征程开启之后,就一直与社会主义勾连在一起。马克思作为人类伟大的思想探路者,把现代......
进入新世纪以来,后社会主义成为热点问题,相关的研究成果陆续面世。概括起来,学者们对后社会主义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后社会主义概念......
"中国模式"最早是邓小平提出来的。自"后社会主义"概念提出以来,"中国模式"就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研究的必然趋势。从世界文明演进趋......
《帝国》一书提出了21世纪的世界新秩序和全球化时代左派的后社会主义战略,其理论体系由“帝国”、“生命政治权力”、“非物质劳......
本文对“后资本主义”和“后社会主义”从理论来源、基本流派、理论特征、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后......
改革开放30年后,中国变成了全球化的主要动力和倡导者、"全球工厂"的战略中心和全球资本主义的中心,在经济、社会和文化上全面地融......
文章对1900-1990年俄国建筑历史作简短回顾,论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注意力转移到生态、绿地规划、自然设施的保护与加强、纪念性......
相对于主流当代文学的出版模式而言,网络文学在中国文坛的异军突起挑战着当代中国文学的未来发展趋向。作为以网络为媒介书写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