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叶杨相关论文
采用银白杨和响叶杨种源间的杂交,经10年的比较试验,从中选出了6个优良新毛白杨无性系。它们不仅克服了原有毛白杨造林早期不速生......
本研究以响叶杨组培苗离体茎尖为受体材料,利用秋水仙碱浸渍法、共培法分别处理材料,对比分析秋水仙碱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的诱导效......
杨树是林木遗传研究的模式树种,其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本研究利用高度保守的SSR标记构建响叶杨×银白......
镉(Cd)是一种高度有毒的重金属,通过食物链富集和放大,对人类健康和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本实验选取响叶杨(Populus adenopoda Max......
响叶杨(Populusadenopoda)是我国特有的速生用材树种,为杨柳科(Salicaceae)、杨属(Populus)的一种喜光阳性树种,落叶乔木,高可达30m,在我国南......
目前,皖南杉木采伐迹地更新的2代、3代林分存在生长不良的状况,积极营造混交林,选择自肥力强、适应性好的更新树种是最主要的措施.......
利用FsLinkageMap2.0和JoinMap4.0软件构建响叶杨×银白杨F1遗传整合图谱,在重组率为0.245时,二者构建的遗传框架图都包含20个主要......
以贵州省中部和东南部两地典型的响叶杨次生林样地为材料,对木本植物的多样性、生态位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响叶杨次生林不同群落乔......
通过对23个响叶杨无性系地径、树高的方差分析得出:无性系地径生长差异极显著,树高生长差异显著.遗传分析表明:无性系地径遗传力(0......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响叶杨细胞的特征参数与形貌进行分析,并对响叶杨细胞壁表面的纳米压弹性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响叶杨细胞横截面......
通过对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永乐乡、麻江县杏山镇两种立地的响叶杨Populus adenopoda林分中两种响叶杨类型生长量和材性分析表明,粉......
通过对相同立地条件下华山松Pinus armandiFranch、响叶杨Populus adenopodaM axim不同比例的混交林和华山松纯林的生长特性和生态......
响叶杨是我国特有的速生阔叶用材树种。本文就响叶杨的优树选择、无性繁殖、杂交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回顾,并指出......
利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响叶杨幼树的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响叶杨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最......
响叶杨是我国特有的优良速生阔叶用材树种,为充分挖掘开发利用这一乡土树种,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响叶杨遗传育种策......
以2年生响叶杨幼树为试验材料,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自然条件下响叶杨不同光合有效辐射(PAR)强度及不同CO2浓度(cCO2)处......
以改性杨木和辐射松及其对照材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水性涂料分别对其进行涂饰处理,系统地研究了蔗糖/DMDHEU改性处理对响叶杨和辐射......
以响叶杨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对外植体消毒、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及炼苗移栽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0.10%升汞溶......
以响叶杨(Populus adenopoda Maxim.)为材料,就大、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及其对应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响叶杨大、小孢子母细......
本研究中,我们对响叶杨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和组装,并将其与杨属其他11个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响叶杨叶绿体基因......
以响叶杨和银白杨及F1代为实验材料,利用正交设计直观分析法和单因素随机试验对杨树SRAP反应体系中各组分(TaqDNA聚合酶、dNTP、引......
响叶杨是(Populus adenlpoda Mazim)是我国南方特有的速生用材树种,目前基本处于野生状态,有关遗传改良研究较少。为了满足我国南......
鉴于多倍体育种在杨树遗传改良方面的优势,本研究选取我国重要的乡土树种响叶杨(Populus adenopoda Maxim.)为对象,针对南方低山丘......
本文对响叶杨生物及生态学特性、制浆性能、生长状况、良种选育、无性繁殖以及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响叶杨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