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蚀相关论文
内蒙古东部干旱半干旱草原边坡生态环境脆弱,植被修复阻力较高,易发土壤流失等问题.为探究不同草本植株分布方式对复垦边坡土壤水......
在片沙覆盖的黄土丘陵区,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及松散的地表组成物质,土壤的水蚀过程明显地不同于典型的黄土丘陵区。通过在神木县六道......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PRECIS输出的未来A2和B2气候情景及基准气候时段逐日资料,选择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黄土高原为研究区,分析了未来10......
运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来进行中国陕西省北部地区的土壤水蚀风险评估.综合运用RS和GIS技术以及修订的通用土壤流失......
本文利用三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普查数据和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密度数据,分析了我国土壤水蚀碳量的空间分布及其时间......
分布式水文模型相对与集总式水文模型,以其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参数结构和对空间分异性的全面反映,能更好地模拟真实的降水径流形成......
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借助知识图谱工具,对2009-2018年国际土壤水蚀研究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分析其文献发表动态、......
泽州县人口52万人.耕地4.8万hm^2.是山西省农业大县.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600mm左右,但降水分布不平衡,冬春干旱严重。长期耕作,......
土壤水蚀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化学因素在土壤水蚀过程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该文系统分析了土壤溶液浓度和组成对土壤团聚体......
保护性耕作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在能够保证种子发芽的前提下,通过少耕、免耕、以松代翻、化学除草技术措施,减少土壤水蚀、......
分布式水文模型相对与集总式水文模型,以其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参数结构和对空间分异性的全面反映,能更好地模拟真实的降水径流形成......
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水蚀的影响因子是计算土壤水蚀速率以及选择适当土地利用方式的基本参数.本文以土壤侵蚀模型中的植被因子(C因......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坡度谷子地,高N处理小区径流中铵态氮,硝态氮和有效氮浓度平均为1.06,0.76和1.82mg/kg,低N分别为0.64,1.29和1.93mg/kg;高氮处理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有效氮平均......
分析了坡面流速与土壤流失强度的关系,提出了以流失强度和坡面流速的对数关系求得冲刷速度的方法及田间冲刷速度的估算方法,进一步提......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PRECIS输出的未来A2和B2气候情景及基准气候时段逐日资料,选择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黄土高原为研究区,分析了未来10......
秸秆残茬覆盖地表是保护性耕作的主要特征之一。通过秸秆残茬覆盖地表达到保护土壤、减少降水对土壤的侵蚀.减少径流,从而大面积控制......
137Cs示踪法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长期的土壤侵蚀估算中,但主要局限于水蚀研究领域,在风蚀方面进行的研究则较少.土壤风蚀是导致......
基于区域地貌差异,采用定点观测与综合分析方法,对布设在榆林、延安两市的3个观测小区的户间道路、户间空地、庭院进行了水蚀定位观......
通过2004年6月至10月,在陕北对降雨形成的乡村聚落土壤侵蚀的定位观测,其结果表明:①乡村聚落的平均径流系数为0.335,其中延安最大......
为研究乡村聚落的土壤侵蚀,在陕北榆林、绥德、延安建立观测站,于2003年对乡村聚落中的户间道路、户间空地、院落在降雨时的次径流......
侵蚀泥沙颗粒对深入理解和模拟泥沙及与之有关的化学污染物质输移至关重要。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归纳整理、总结经验,重点围绕土......
秸秆残茬覆盖地表是保护性耕作的主要特征之一。通过秸秆残茬覆盖地表达到保护土壤、减少降水对土壤的侵蚀,减少径流,从而大面积控......
黑土坡耕地水土流失是导致土壤有机碳流失,肥力下降日益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黑土坡耕地水蚀影响着土壤有机碳的迁移、转运与再分......
现代社会的发展,各项工业生产对于生态的破坏及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人们对于环境的关注程度越来越深。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是改善环境......
本文以黄土高原陕北神木六道沟流域为例,综合考虑土壤侵蚀发生的主要下垫面因素和土地利用类型,在GIS平台上,进行制图综合生成284个不......
植被是连结土壤、大气和水分等自然要素的纽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总体状况。隆化县地处燕山北部的冀北山区......
基于"源-汇"理论,利用"源""汇"景观指数分析方法,计算甘肃定西关川河流域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源""汇"景观指数(LWLI......
基于旱作农业夏玉米野外径流小区试验,通过设定不同降雨类型和不同尿素施用水平,重点研究水蚀条件下土壤氮素流失效应与机理。试验......
通过模拟降雨对定西苜蓿-春小麦轮作土壤的水蚀过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苜蓿翻耕(T1)处理的地面积水产生时间最长,苜蓿不翻耕处理(T......
由降雨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是全球土壤退化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促进了土壤有机碳(SOC)在陆地表面的再分布,改变了侵蚀沉积区SOC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