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流失相关论文
为了探究洱海流域大蒜田适宜的水肥综合调控模式及其节水减排效应,在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大理综合实验站开展了大蒜水肥调......
水稻生长多处于泡田状态,施氮后氮素在短期内很难被水稻充分吸收,当遭遇强降水或过量灌溉等情况时,田面水迅速上升,极易产生径流,......
黄壤是四川旱坡耕地第二大土壤类型,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东部及其四周的中低山区,区内降雨丰沛。黄壤土壤结构较差,同时,坡耕地不合......
稻田氮素淋溶流失是农田面源污染的主要流失途径之一.为探究洱海流域稻田合理的施肥模式,减少稻田氮素淋溶流失,通过田间小区试验,......
养分流失和重金属积累是沼液还田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为探讨利用浮萍吸收氮磷、富集重金属的能力调控沼液施用中环境污染......
水稻生长多处于泡田状态,施氮后氮素在短期内很难被水稻充分吸收,当遭遇强降水或过量灌溉等情况时,田面水迅速上升,极易产生径流,......
氮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元素之一。随着我国环境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点源污染正逐步得到全面控制,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得到了进一......
川中丘陵区紫色土是一种高生产力岩性土,土层浅薄,在降雨条件下极易发生土壤侵蚀,大量氮素随径流和侵蚀泥沙流失,不仅可降低土壤肥......
稻田是我国重要的耕地类型,水稻生产中所采用的传统施肥方式氮肥利用率较低,氮素极易随着径流水和淋溶水进入地表、地下水,从而导......
控制坡地水土养分流失是防控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和面源污染的关键。本文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选择3种雨强(60、90、120 mm/h),3......
降雨是土壤侵蚀的主要动力,也是产生径流的基础,在改变土壤物质结构和质地的同时,大量养分随着径流的迁移也造成了土壤养分的再分......
试验于2007~2009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大型渗漏池进行,稻麦轮作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土壤类型、施氮量、施氮时期、渗漏量对稻田地表水、......
在中国东南地区的广大省份广泛分布着风化花岗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这种土壤本身砂性强,质地松散,再加之所处地区属于热带、亚热带,热......
本文选择上海市郊区广泛种植的水稻作为研究对象,经过测坑定位试验,通过两年的周期,定量研究了稻田氮素径流流失和渗漏流失的规律,......
在农田非点源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控制排水因其良好的节水减排效益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控制排水条件下稻田氮素变......
干旱胁迫以及水肥供应的不协调,严重制约着我国广大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就是近年来人们为求高产而给作物盲目施肥,这种不合......
红壤坡地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的土地资源之一,区域水热资源丰富,生物生产潜力巨大,也是人口密度最高、人类活动最为频繁的区......
气候变暖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反馈机制是生态系统生态学目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和应用价值。野外自然条件下的生......
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固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繁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改造中、低产田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我......
我国西南岩溶山区是典型的生态系统脆弱地区。特殊的地质条件和自然地理背景以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了地表植被破坏,土壤侵蚀退化......
施足底肥每667米2施用底肥的数量与技术要求如下。①有机肥:施用优质的堆肥或沤肥3000~5000千克,在耕地前均匀撒在地面,耕地时翻入......
综述了茶园土壤氮含量及变化规律、茶树施氮效应、茶园氮素流失特性及茶园氮素流失防治措施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
The main res......
利用 5~ 6a野外径流小区试验资料 ,研究 1 7种植被覆盖对土壤侵蚀和氮素流失的影响 ,结果表明 :1 9种作物、4种草地和 4种草灌间作......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分布面广,治理难度大,化肥使用居世界第一位,单位面积使用量位居世界中等水平,平均利用率只有30%~50%,本文采用模拟实验的......
通过2年的田间定位监测和采样分析,研究上海稻麦轮作农田氮素流失特征及对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稻季地表排水、麦季径流和......
研究旨在探讨增苗减氮的栽培方式对水稻的氮素流失及吸收利用的影响,为水稻氮磷流失防控奠定基础。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增苗减......
为了研究竹炭和炭基缓释肥添加对毛竹林土壤氮素流失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室内土柱淋溶试验,测定了淋溶水中NH_4^(+)—N和NO_......
以8.27km^2纸坊沟流域1:400模型为对象,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模拟天然降雨(降雨强度2mm/min,历时30min),研究不同植被覆盖度对小流域土壤氮素随径流流失的规律。结果......
种植模式变化是农业非点源污染流域治理最佳管理措施的主要内容之一,以紫色土区徐家湾和桑树土典型农业小流域为例,初步探讨了套种......
基于太湖地区稻田养分流失主要集中在水稻生育前期的特点,以超级稻‘武运粳29号’为供试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基肥采用机械深施,......
为了降低东北稻区稻田氮素径流损失,选择东北典型水稻种植区盘锦市,开展了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生长季田间氮素径流监测试验,试验设5......
以西苕溪流域为研究对象,选择最有代表性的5种土地类型,模拟天然大暴雨,通过3次重复实验研究不同形态氮素随暴雨径流及径流沉积物......
为了研究不同排水出口埋深条件下田间氮素流失规律,2008年在湖北荆州丫角排灌试验站棉田进行暗管控制排水对照试验。结果发现,控制......
稻田排水伴随的氮素流失是造成当前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DrainMOD排水模型和DrainMOD-N氮素运移模型是模拟田间尺度下土壤......
为了明确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对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和环境效益,研究了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采用缓释肥氮肥减量15%、30%、50%,以及采......
以山东省泰安东北部刘家庄村坡耕地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监测多次天然降雨中农田养分的流失,研究施肥处理对氮素流失的影响.结果表......
为探讨自然降雨条件下,农田地表径流及氮素的流失特征,以澄江尖山河流域典型坡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径流小区和微型试验小区的研......
为探究自然降雨下不同堆沤方式秸秆还田对小流域坡耕地径流泥沙及氮素流失的影响,以滇中二龙潭流域坡耕地为研究对象,设置9种不同......
采用田间试验探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稻田氮素流失的影响,其中不同施肥包括对照(CK)、常规施肥(CT)、有机肥替代(BS)和炭基肥(CB)4个......
在上海青浦农田水利试验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淹灌稻田在排水条件下的氮素流失规律。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氮素运移与转化的数学模......
分析了水库周围农田氮素流失的影响因素,包括降雨强度、地形坡度、土地利用方式等。讨论了主要控制措施及其作用,包括合理施肥、保......
在黄土丘陵区坡耕地黄绵土上进行径流小区试验,研究侵蚀条件下土壤氮素流失规律,并采用硝化力培养方法研究黄绵土的供氮能力。研究......
土壤侵蚀严重地影响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限制了作物生产;它对作物生产具有长期和短期效应,短期效应通过施肥和培肥土壤等措施可得到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