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鲁番相关论文
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哈密危机”随着土鲁番的迅速崛起和成化以后明朝的应对失措而愈演愈烈。在钦定“大礼议”之后,明世宗起用熟悉西......
1975年底,我在铁道兵某部当排长。当时,我所在的连队在新疆天山脚下的哈布其哈河边一个叫巴伦台的地方办道碴场。负责整个南疆线(......
明朝前期的哈密地区哈密国与哈密卫二制并存。由于土鲁番与哈密国国力强弱悬殊、明朝在哈密卫尚未驻军与当地无险可守、哈密国与哈......
本文借助历史文献史料,对土鲁番与明朝之间的关系作了一些梳理.认为二者关系的建立加强了土鲁番与中原经济的联系,促进了西域地区......
土鲁番王统之研究是为明代土鲁番研究之重要部分,但囿于史料、语言诸因素形成了诸家争鸣之局,目今尚未形成定论。本文在此对中外诸......
明永乐年间,朝廷册立哈密国,目的在于藩篱西北,巩固边防。土鲁番兴起后,哈密屡遭侵扰,三立而三绝。弘治六年(1493),张海奉命经略哈密,认真访......
元未明初的西域政局变幻莫测,位于交通要道的土鲁番地区战略地位日显突出.随着东察合台汗国对土鲁番地区政治控制的增强,大批蒙古......
<正> 十五世纪九十年代,早期四卫拉特的内外形势进一步发生了变化。1454年巴图特部阿刺知院的政变,虽然使西蒙古卫拉特遭受严重损......
<正> 《明史·西域传》中有名“牙兰”者,原为土鲁番攻守哈密的主将,后投归明王朝,徙居肃州塞内。研究“牙兰”氏,是研究明代撒里......
<正> 苏联学者О.Ф.阿基穆什金在1984年出版的《东突厥斯坦与中亚》(论文集,李特文斯基主编)提出了一张新的《察合台兀鲁思东部统......
<正> 一关于明代土鲁番统治者的世系,不少学者在论述东察合台汗国历史时虽或多或少涉及到,但作为专题研究还是近年来M·罗萨比、小......
古老的画面1961年春夏之交,我和新疆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同事们一道,从乌鲁木齐乘敞篷大卡车,带着简单的行李来到吐鲁番县城,然后到火焰山人......
<正> 丝绸工艺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早在商代(公元前十六世纪——十一世纪),我国就能织造菱格形回纹的丝织品绮;到......
<正> 明代,我国西北新疆地区处于封建割据的状态。其中,土鲁番政权势力较大,与明朝的关系也比较密切。关于这一时期土鲁番政权的状......
【正】近年笔者在整理明代回回史料的过程中,发现其中有关西域回回入附内徙中原的记载数量最大,始自明太祖洪武中,迄至明神宗万历......
【正】 明代哈密的居民由回回、畏兀儿、哈剌灰三支构成。按明马文升《兴复哈密国王记》的记述:“哈密国……回回、畏兀儿、哈剌灰......
<正> 一 清代第二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通称康熙皇帝,其生母为汉人,他8岁登基,在位长达61年。在中国历代皇帝中,康熙无论......
丝绸之路是两千多年以来中西方交流的大通道,从丝绸之路交往的历史来看,总的趋势是交流日渐深入。就学界对丝绸之路的研究而言,明......
元末,西域的大部分地区,包括塔里木盆地西部和河中,仍化察合台后王的统治之下,元朝仅对哈刺火州以东地区行使直接管辖。西城地区就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