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磁垂直分量相关论文
分析了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幅逐日比值的高值异常与其后地震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有良好的对应,通过分析地磁垂直分量谐波幅度的逐日比,作......
利用河北省内 8个地磁台 Z分量绝对值资料 ,分析了近年地磁场变化特征及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1地磁场 Z分量从七十年代开始以幂函......
应用FHD磁力仪垂直分量分钟值观测资料,初步分析了地震之前的日变空间相关性异常。首先分析了延时技术消除台站经度不一致造成的日......
通过对大量的地磁低点位移异常震例研究 ,结果表明 :1地磁低点位移异常的形态、空间展布有明显的地区特征。异常大致可分为 :大范......
高邮台是国家基本台,位于江苏省中部里下河平原、海拔不足5m的扬子准地台高邮凹陷内。从台址构造条件来看,距离郯庐大断裂不远(约130k......
地磁日变幅度反映地球变化磁场每天的强度,决定于起源于地球电离层电流体系的外源场和外源场在地球内部生成的感应电流产生的感应......
Molchanov等(1995)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来自地壳的地震磁扰动信号的垂直强度大于水平强度,而根据电磁感应理论,来自电离层的变......
根据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畸变异常的周期特征,应用FHD磁力仪分钟值观测资料,通过富氏拟合滤出1~3 h的日变化,突出垂直分量日变化中......
本文通过对D磁变仪的定向讨论和实验发现,D磁变仪可在Z仪等固定铁磁影响环境中,直接用“扭头正向对称性”定向,且无须再做任何改正。其定......
利用甘肃及邻近地区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极小值时间(低点时间)资料,分析了1995~2003年地磁"低点时间"在空间分布上的异常特征,即地......
处于地球北半球的我国各地磁台站,在非磁扰日所观测到的地磁垂直分量的日变形态在中午前后有一个极小值,称为日变“低点”。这种日变......
地磁场“日变化”是地球变化磁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物理学地磁观测中的基本规律之一。起源于太阳辐射在电离层中产生的电流体系......
“地磁低点位移异常”现象指的是一个大区域的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极小值出现时间(简称低点时间),明显地与另一个大区域的低点时间不同......
本文对松原5.7级地震前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低点时间时空演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以去除经度效应后低点时间为0 h的等值线作为......
2012年6月13日和7月10日华东地区部分地磁台垂直分量日变形态出现双低点异常,首次异常出现后37天,于7月20日发生江苏扬州M 4.9地震......
2010年1月11—24日,华北地区出现7次地磁低点位移异常。异常结束1天后研究区内发生2010年1月24日山西河津4.8级地震。采用实测低点......
本文应用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和地磁13变幅逐日比方法.分析了天水台及邻区台站地磁矢量磁力仪FHD产出的地磁Z分量加卸载响应比、日......
从地震前兆信息"场"的概念出发,利用空间线性度方法对华北地区强震前多台地磁Z值观测资料进行组合计算,得到描述孕震过程中前兆场......
2013年7月22日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22~42oN,94~113.5oE)发生6.6级地震,在这次地震之前位于该区域地磁台站观测数据存在显......
以甘肃、青海及周边地区(30.5°~41.0°N,94.0°~108.0°E)作为研究区域,采用地磁垂直分量加卸载响应比方法,以及由......
2013年6月16日,中国大陆西部出现地磁低点位移。异常出现后一个月内,位于低点位移分界线附近发生7月22日岷县、漳县交界6.6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