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形变相关论文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利用乌兹别克斯坦安格连露天采煤场的工业爆破试验,研究了黄土的地震动力学效应,对不同烈度区地震裂隙、地震沉陷、滑坡和液化等地震......
地震是一种高强度自然灾害,发生之后会使人们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因此人们在长期以来一直在探索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因而出现针......
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技术能够精确测量雷达视线向的地表形变量的特性,使其成为一种新兴的地表形变遥感测量方法。2001年11月1......
为研究汶川8.0级大地震前的潮汐异常变化,选取距震中400 km以内的9个定点地壳形变观测台站的观测数据,对地震前的长序列观测资料进......
文中对光学影像偏移量跟踪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1999年美国赫克托矿Mw7.1级地震的震前、震后SPOT2和SPOT4影像组成的数据对,用频率......
利用天津地区GPS局域网的观测资料,研究了天津地区地壳垂向形变及其与文安Ms5.1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文安地震前,天津地区地壳上升......
近二十年来,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DInSAR)作为一种监测地表形变的有效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其视线向精度可达厘米级甚至毫米级。该技......
1920年海原8(1/2)级地震是近代在中国大陆内部发生的一次最大地震。本文概述了作者等人于1982—1984年对这次地震形成的地震断层带......
2013年9月24日巴基斯坦俾路支省(Balochistan)境内的阿瓦兰县(Awaran)发生了Mw7.7级地震.本文利用覆盖该地区的Landsat 8数据,基于影像......
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卫星孔径干涉雷达(InSAR)等大地测量观测强地震引起的同震和震后形变,结合地质构造条件分析,利用有限元数值模......
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在区域地表形变探测方面已表现出极好的应用前景。以我国沿海地区的2个典型实验区(即香港新机场和台湾西......
期刊
针对传统地面观测技术、GPS技术和D-InSAR技术在地震形变监测中的不足,提出将遥感影像匹配技术用于地震形变监测的命题。分析了光......
大地震触发前区域会经历一段时间的构造加载而引起地表形变发生变化,当地震发生时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较为明显的同震破裂,而主震......
在不考虑地表覆盖层的情况下,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计算了不同震级、不同断层活动方式以及不同断层倾角下断层上、下盘地表的地震位......
永胜地震发生在程海断裂北端。地震形变带沿袭程海断裂分布。形变带由地裂缝、地陷、陡坎、滑坡、山崩、断崖等组成。形变带长约42......
针对传统的水准和GPS地震形变监测空间分辨率低、InSAR地震监测易受失相关影响的问题,开展了基于Landsat8光学影像匹配的地震地表形......
2008年8月25日拉萨块体中部的仲巴县发生了MW6. 7地震,之后发生了MW6. 0余震。然而,针对此次地震,不同机构给出的震源位置和发震断......
本文对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康定断裂地震的形变带进行了分析。认为,地震形变带主要由发育于地形斜坡上的线性坡中槽或垄岗组成。形......
地震形变分布特征主要取决于地震断层破裂特征,不同震级的地震引起的形变响应范围存在差异。本文中,我们基于球体位错理论,以5mm的......
2004年的苏门答腊—安达曼M9级地震将俯冲的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仰冲的缅甸板块分裂开。这次地震的形变属于三维问题,为此我们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