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机制相关论文
2017年11月23日,重庆武隆区(29.40o N,107.94oE)发生Ms5.0级地震,造成武隆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1.1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4000......
从地球形成至今,地壳板块一直在缓慢漂移。当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在漂移过程中相撞,海洋板块会被挤压下沉,将表面及浅部室温的矿物带到......
国际上有关地震研究表明.在大地震发生后.回应大地震的快速钻探.是研究地震机制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方法可直接测量地应力.从而为预测地震......
铲形正断层是伸展构造区最普遍、最基本的断层构造。本文应用近年来先进的LDDA方法对断层的运动效应进行数值模拟〔1〕,着重探讨了......
通过现场调查工作,研究了丽江地区主要活动断裂的特征及现代活动性,分析了该地区构造应力场演化历史及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探讨了......
运用三维非线性动态有限元计算仿真方法研究了动态应力的作用及其与地震机制的关系.结果表明地震产生的冲击力在加载与卸载过程中......
地壳、地幔是大尺度离散态体系,在研究其准静态运动行为时,不可作为连续介质处理。针对地壳和地幔这种复杂集合态物质,及其慢动力......
Studies of earthquake are not beyond the scope of lustoric records, structures of seisnuc controller, and thermal-dynanu......
要解释在很短的时间尺度内强震活动主体地区的大范围迁移现象,必须考虑整个岩石圈的分层流变结构和应力积累的时间过程.文中分析了......
弹性回跳模型包含3个基本要点:1)地震来自于断层的运动;2)断层运动导致其两侧的岩石发生不均匀的弹性变形,积累巨大的能量,地震中......
地震震源分布强烈依赖于构造环境的温度和压力条件。震源机制可使大陆地壳脆性-韧性转换带(下部稳定性过渡边界)的温压条件复杂化。......
地球在形成之初处于熔融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表面的岩浆不断冷却、凝固,发展成现在的圈层结构,并且地球物质的冷却及液-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