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报相关论文
1 研究背景我国将大地测量用于地震监测预报始于1966年邢台地震,现已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多手段、多队伍的地形变监测学科,积累现象了......
系统回顾多手段地形变监测应用于地震中长期预测和中短期预报的若干实例,以及震后总结给出的突出形变异常和巨幅形变异常未能对应......
对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现象的预测一直以来都是科学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无论是在当地还是全球范围,自然灾害都严重影响着国民经济和......
一些地震发生前后,时常会观测到有别于正常地震波的前驱波信号,这些前驱波信号对于地震的预报和观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钻孔应变观......
2020-07-12河北唐山M5.1地震的发震时间、强度、震中位置均满足2020-05-22全国电磁年中会商会电磁学科2020年下半年度全国预测意见......
近百年来,中国地震科技事业走过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将过去100年分为4个阶段,综述了各阶段中国地震科研的发展......
《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记事报》1979年1月第131期23—25页刊载一篇报道,介绍在法国施特拉斯堡召开的欧洲地震委员会和......
应中国科学院邀请,由瑞典外交部派出的瑞典地震代表团一行三人于1977年8月24日至9月6日在华访问两周。代表团团长埃里克森为瑞典......
在我国各地质勘探部门进行地球物理勘探工作已有五、六年了,曾经完成了一定的生产任务,也解决了某些重要的地质探矿问题;但是到目......
1980年9月21日至26日,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在福建厦门召开了地震统计预报经验交流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部分省地震局、局属研......
震级的大小与震源断层长度有关,决定着烈度等震线所围成的面积。本文对山西历史资料中,给出等震线图的中强震,进行了测定计算,并求......
根据我们在低压仓中对国产ZSM—Ⅲ型(简称Z)、美国Wodnre(简称W)及加拿大Scintrex CG—2型(简称C)8台重力仪进行气压实验的结果,气......
地震预报是地震工作者长期以来的愿望,但是由于地震发生的复杂性,本世纪60年代以前,进展一直比较缓慢。日本虽是开展地震研究比较......
许多地质学家相信,他们不久就可以预报地震。中国早就拥有一个地震警报系统,该系统把用先进技术精选的地震资料和动物异常,井水物......
研究前震序列的活动规律及其与一般小震群的区别,对于研究地震孕育过程及地震预报都是有益的。为此,我们处理了我国近十几年来资料......
对采自郯庐活动断裂带及其分支活动断裂的最新断层泥样品,在纳/微米尺度下进行观察,发现发震断层在黏滑滑移之前,普遍存在蠕变滑移......
海城大震前八个月,1974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以国发[1974]69号文件形式,批转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华北及渤海地区地震形势的......
本文旨在把数据挖掘技术引入到地震预报领域,研究并行关联规则、聚类等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着重讨论并行关联规则在地震地区相关性预......
本文旨在研究针对时间序列数据的模式数据挖掘的理论、方法和实际应用,并针对地震数据的特点研究适合于地震时间序列数据的挖掘算法......
近年来,数据挖掘己经引起了信息产业界的极大关注,这是快速增长的数据量和相对贫乏的信息量之间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对数据挖掘技......
近年来,数据挖掘己经引起了信息产业界的极大关注,这是快速增长的数据量和相对贫乏的信息量之间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对数据挖掘技......
东南沿海地震带的范围在东经107°~120°、北纬18°~26.1°,地域上包括广东、海南、福建、广西、湖南、及江西南部,这是我国华南地震......
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世界上20%的6级以上的地震都发生在日本。长期抗震,日本在防震减灾、抗震救灾方面积累了大量技术人才和宝贵经......
地震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 ,具有突发性、区域性和连锁性等特点。大地震能够造成毁灭性破坏 ,顷刻间使一座城市变成一片瓦砾、大量......
民众能够理解地震预报的难度,预报需要严谨的科学依据,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受制于多重因素。但辟谣说一定不会地震,同样需要严谨的科学......
陈建民表示,到2020年,中国将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的防震减灾能力,将力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地震是地球上所有自然灾害中给人类社会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地质灾害,一直以来地震的预测预报都是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众所周......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现象,也是极容易引起人们恐慌的地质灾害,虽然发生的频度不高,一旦发生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却十分惊人。因此,......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它的爆发往往给人类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因此研究地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地震前出现热异......
海啸、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存产生巨大的威胁。本文试图构建一种基于激光干涉测量地表声振动的方法,开展基于Michelson......
采用苏 20 井记录到的 1995 年7 月1 日至1997 年6 月30 日地下水位观测数据作为研究的原始资料,计算并研究了 1996 年 11 月 9 日南黄海 M S 6.1 地震前后地......
世界范围内7级以上地震发生前若干天内基本都能观测到次声异常信号,因而次声可能成为重要的地震前兆异常。但目前尚不能确定震中位......
地震是岩石在地壳运动过程中由于应力的不断积累增强,超过了岩体所能承受的最大强度,于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地......
本文结合国家863计划项目“空间数据挖掘的神经网络技术研究”,(No.2007AA122228)和江苏省测绘科研基金项目“GPS地壳形变监测信息......
地震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对社会经济破坏最强烈的自然灾害。长期以来,人类寻求各种途径减轻地震灾害,其中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是进行准确......
地震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国由于处在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地震灾害频频发生。但是由于地震过程的复杂性、地......
通过全时空扫描,系统的整理、研究了1980年以来大陆地区地球物理场观测资料的阶段性转折变化,中国大陆强地震活动状态所表现出来的......
自然时间理论是一门新兴理论,由Varotsos P A等人于2001年提出的自然时间域,是对时间模型的一种新观点。该观点认为时间不连续,在......
地震作为一种快速构造运动,因其显著的破坏性对生命活动尤其是人类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性。地震的突发性和难以预见性使现代科学技......
本文是按照电离层探测,数据处理和模型建立的顺序来论述的,在此基础之上讨论了电离层的结构变化。论述了电离层的垂直和斜向探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