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交涉相关论文
东沙群岛是我国南海四大群岛中最靠近大陆的岛礁群。1866年(清同治五年),英国人蒲拉他士(Pratas)航行至东沙岛附近,遇风避险于此,其后西方......
晚清时期,随着中外条约关系的发展及列强在华条约特权的不断扩大,愈来愈多的外国人进入中国内地开展游历、传教、经商等活动。为避......
昌黎事件发生于1913年(大正二)年9月11日,是驻守昌黎车站的中国巡警与日本驻屯昌黎守备兵之间发生的7中突事件。该事件造成中国方面以......
1935年暹罗强行取缔华侨学校,演化成为中暹两国之间的政治博弈。我国朝野互为因应,大致采用外交交涉、抵制暹米,以及与暹远东考察......
19世纪70年代以后清政府对海外华人实行保护政策.面对美国政府的排华政策,清政府也提出了抗议,竭力同美国交涉.然而,清政府软弱的......
围绕清代后期中日关系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对其中一些问题的研究并不充分,如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期间中日两国交涉的......
郎卜尔罕为毛怜卫女真的首领,明皇朝加强对所属边疆民族郎卜尔罕部的管理,朝鲜王朝也积极开展对跨境民族郎卜尔罕部的争取工作。朝鲜......
1894年10月12日,《申报》报道了一则施以枭首的刑事案件,这就是轰动一时的上海日本间谍案。中国政府处决了从美国领事馆引渡的日奸......
1994年6月,我国公民傅维贤在伊朗遭绑架,近10个月后方得获释。傅维贤被绑架时间之长,为此进行的外交交涉之复杂与艰难,在我国驻外使领......
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在中外交往的过程中接受了西方的部分外交思想;70年代,为求和局、图自强,他以西方外交思想重新审视面临强国挑......
在对外交往中,清政府极力回避铁路等具有商务性质的事项列入条约,一旦入约,则谨慎履行条约义务,并使用严格解释等法律技术限制己方......
<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正确指引下,这一时期我国边海工作实现三大转变:即由安全为主向安全与合作并重转变,......
乌石山案案发后,围绕传教士是否侵地问题,中英各方在交涉中就外交协商和司法审判两种方案做出了不同选择。中方在咨询律师和掌握充......
初期的香港的一个细小的环节都深刻的影响了日后香港的发展,而这些细节的研究仍待深入。从开埠的最初几年时间港英政府对华人管治......
甲午战争前夕,中、朝、日三国的关系尤为错综复杂。1868年,经过明治维新改革的日本逐步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为了满足本国资产阶......
以七七事变为开端,日本帝国开启了全面侵华战争。随着战争范围的扩大,日本在中国的野蛮行径,造成以美国为代表的、秉持战时中立政......
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在构筑朝鲜电信网过程中所采取的军事行动与外交交涉,是日本对中国军事和外交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日本战胜中国......
作为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早在佩里率领舰队到达日本之前,就已经有一批日本人开始迈出国门到达海外,拉开了日本移民海外的历史大幕......
1925年的五卅运动,起始于5月30日上海南京路上的流血惨案,由于各种原因,英国政府被认为是惨案的罪魁祸首。事实上,上海工部局实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