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缺口相关论文
文章对我国基于“市场换技术”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策略,阐述了其对我国制造业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对完善我......
本文认为东亚存在两种对外开放模式——“外贸主导型”和“外资主导型”,并且这两种模式都存在着经常项目风险和资本项目风险。通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把积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06年9月底,我国累计吸收外......
7月份外贸数据发布了。纵览7月中国对外贸易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哪些判断? 首要的一点是今年中国外贸已经不可能出现急剧恶化的“......
在西方发展经济学中,有许多学者就国外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必要性从理论上作了分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66年由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H.B......
一、文献综述H.Chenery和A.Stront的两缺口模型指出,只有当储蓄缺口(I-S)与外汇缺口(M-X)相匹配时,一国经济才能均衡增长。即当一......
一、外商直接投资中外资流入的基本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资金短缺的现实问题。根据著名经济学家钱......
双缺口→双盈余通过对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的整理发现,我国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90年代以前普遍存在的双缺口(即储蓄缺口与外......
21世纪以来,国际资本流动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中国不仅连续成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而且还超越了许多老牌的发达国......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和斯特劳特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双缺口模型,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恒等条件得到的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表明,如果国......
积极吸引、有效利用外资是弥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和技术短缺的有效途径.外资的大量流入既弥补了国内严重的资金短缺,同时又大......
应用"两缺口"理论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的储蓄与投资情况,发现山东省储蓄缺口与引进外资之间存在规模上的不适应和地区间的两......
发展经济学中一些理论阐述了国外资源对本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在一些封闭型国家,由于S=I,即储蓄=投资,使投资受到了储蓄的限制,经......
国际金融理论是一门研究各国之间货币运动和资本流动的方式、规律及其影响的经济学科。它的最初萌芽,可追溯到15世纪早期重商主义......
<正> 1966年9月美国经济学家钱纳利(H.B.Chenery)和斯特劳斯(A.M.Strauss)在《美国经济评论》刊物上发表了“外援与经济发展”一文......
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的储蓄缺口、外汇缺口和双缺口理论提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通过利用外资促进经济增长,从而增加就业的可能性.本文......
<正>利用外资是发展中国家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推进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手段。利用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和开放型经济体制的重......
<正> 按照发展经济学观点,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要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必须以较高的投资水平和储蓄水平为前提条件。因此,如何......
国内外关于利用外资的诸多论述,基本上以著名的“双缺口”模型为基础。但到目前为止,文献中尚没有看到用中国弓临外资的实际数据对“......
在10年对外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中国如何利用外资、加快技术革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良性循环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作者通......
老挝位于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的西北部,国土面积为23.6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目前大约为540万左右,首都是万象。老挝是东南亚唯一没有出......
<正> 去年发端于泰国,横扫东南亚,波及整个东亚,震撼全球的亚洲金融危机再次暴露出现存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中的一些深刻矛盾及发展中......
本文在两缺口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分析了我国金融系统转化国内储蓄为投资的过程,发现由于金融系统对内资企业的融资支持效率低下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