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根据地相关论文
从1947年8月25日至1948年2月23日,在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邓小平(时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晋冀鲁豫野战军政委)在大别......
▲1909年6月23日,李先念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李家大屋。图为李先念故居...
开国元帅刘伯承毕生不求索取,但求奉献,把一切献给了党和人民;他学识渊博、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纯真务实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广大军民的......
第一个中原局 抗战爆发后,随着八路军在敌后的发展,华北各地纷纷建立起抗日根据地。相比之下,中共在华中地区的敌后力量则较为......
刘邓大军重建大别山根据地尊重客观实际,实行无后方作战,具有求实性;军事斗争与政权建设同步进行,具有科学性;新区建设实行新策略,......
大别山根据地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为实现战略反攻意图而布下的一枚“险棋”,它的成功重建离不开邓小平对该地区民生问题所作的不......
摘要: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邓小平为巩固和建设大别山根据地,在正規部队地方化、干部配备、土地改革、群众运动和制定工商业政策......
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中国共产党人用“28年红旗不......
介于中华民族两条生命之河黄河和长江中间的中原地区,历来是中国政治和军事的战略要地。解放战争时期,中原地区成为国共双方争夺的......
本文主要论述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简称刘邓大军)在创建大别山根据地斗争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措施......
刘邓大军在重建大别山根据地的过程中,着重在军事斗争、党政军建设、土地改革、经济建设等方面开展了积极有效的工作,经过一年多的......
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站稳脚跟后为创建和巩固大别山根据地寻求了一系列的统一战线工作的策略并成功实践,即充分......
<正> 时值纪念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50周年之际,邓小平政委在大别山最艰苦时期的音容笑貌及其感人至深的故事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194......
<正>马芳庭,原名马福春,1911年农历二月十九日生于河北省赞皇县城北街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16年至1927年就读于本城小学、高小,192......
<正>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邓小平同志是一位伟人,在中国人民心目中享有崇高威望,在世界上有着重要影响。他的思想理论和......
1947年8月27日,刘邓大军经过艰苦的千里跃进,胜利进入大别山区。在创建和坚持大别山根据地斗争的岁月里,邓小平充分发挥我军思想政......
大别山位于鄂豫皖三省边界,地理形势复杂。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处于大别山脉的鄂豫皖三省人民,先后进行了黄麻起义、商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