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挑”一词,原是指大规模地挑挖疏通河道,特别是疏浚与漕运有关的重要河道。如康熙十年(1671年),河道总督王光裕疏言:“淮扬里河......
以貌取人的大挑制度是始于乾隆时期专为下第举人而定的选官制度,为清代所独有。这项制度的实行主要是为了解决举人经年累积雍滞而导......
《历史档案》2011年第1期发表马镛的《清代的举人大挑制度》一文,对清代举人大挑制度形成的时间、原因、过程、操作办法、实施效果......
清代乾隆年间,随着社会时局的日渐稳定,各级官吏队伍也陆续健全起来。于是,朝廷也就开始提高了从政者的准入门槛,提出非进士不能为......
<正>清朝刚入关时,考取举人即可担任知县。到了乾隆时期,社会日渐稳定,官吏队伍健全,朝廷就提高了从政者的准入门槛,非进士不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