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钻探相关论文
泥火山是地下泥质流体喷发到地表或海底所形成的丘状构造,其形成与油气成藏、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有着直接联系,其喷发活动易引发工程事......
大洋钻探在海底泥面钻孔,需要解决钻探过程泥面坍塌和钻具反复重入钻孔的问题。重入锥是大洋钻探钻孔重入的专用装置,可采用自由落体......
多个航次的大洋钻探已经在南海成功实施,航次科学目标主要聚焦于古海洋、海盆形成过程以及岩石圈破裂过程等,钻遇了多种类型的深水沉......
海底硬岩是世界大洋钻探实现“莫霍钻”目标必然钻遇的地层.世界大洋钻探实施的航次中已多次钻遇海底硬岩,不仅采获了岩心样品,也......
南海东部次海盆的沉积记录蕴含着区域内中中新世以来沉积物的风化过程和演化历史信息.本文分析了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 349航次南......
西太平洋区域是全球地质构造和海陆相互作用最活动的区域,经过50多年的大洋钻探研究,人们对西太平洋弧后海底扩张成因、俯冲工厂的......
1 嫦娥五号圆满完成中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参与“嫦娥”挖土攻关rn北京时间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嫦......
由中国科学家建议、设计并主持的“国际大洋发现计划”349航次(IODP349航次)日前画上句号。这是新十年(2013~2023)“国际大洋发现......
南海大洋钻探ODP 1144站钻孔长517 m,代表近100万年来的沉积记录,其颜色反射率是所有岩心物理性质测试中分辨率最高的,平均约60年......
大洋钻探184航次从南海取得了距今32.8 Ma以来的深海沉积记录,其中的渐新世(32.8~23.8Ma)沉积包含丰富的孢粉化石.1148站孢粉分析建......
碳酸钙的保存与溶解(即碳酸钙泵)通过其缓冲器效应控制着世界大洋的酸碱度,进而可能对全球大气CO2浓度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南海大......
大洋科学钻探是通过钻探取得的岩心来研究大洋地壳的组成、结构以及形成演化历史的国际科学合作钻探计划,实施大洋钻探的关键在于......
科学计划是指导大洋钻探运行的指南,由国际科学界共同讨论制定。当前的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2013-2023)已经执行过半,按照大洋......
泥浆系统是大洋钻探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常常面临系统设备众多,参数匹配困难、钻井作业效率低、安全性等问题,直接影响大洋钻......
2011年6月,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ntegrated Ocean Drilling Program,IODP)先后发布了2013--2023年未来十年的科学计划和地幔莫霍钻......
在海洋水合物钻探领域,大洋钻探计划(ODP)204和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311航次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而国内对于这两个航次中的水合......
欧洲为了与美国、日本在IODP中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成立了由ODP成员参加的欧洲大洋钻探科学指导委员会(ESCOD)和JEODI组织,并开展......
作为新十年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的首航,IODP349航次以研究南海构造演化和深海盆洋壳为重点,在南海中央海盆深水区完成了5个站位的取芯......
1嫦娥五号圆满完成中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参与“嫦娥”挖土攻关北京时间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
<正> 科学钻探的历史至今已有三十多年。按施工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大陆科学钻探和大洋科学钻探两个领域。它们的共同目标都......
大洋钻探184航次1148站位从南海当前的深海陆坡区取得了距今32.8 Ma以来的沉积纪录,其中渐新世(32.8-23.8 Ma)沉积包含了丰富的沟......
对ODP采集的沉积物样品的地球化学研究揭示,在全世界所有的大洋底以下都发现了细菌活动,洋底沉积物中的生物圈可能构成了地球生物......
运用岩心物理性质求取深海碳酸盐沉积的相对含量 ,是古海洋学研究中一种“多快好省”的办法 ,在低分辨率研究中取得成功 ,但在较高......
1999年南海首次大洋钻探,有力促进了中国的深海研究,使中国进入了国际深海研究的前沿。15年后第二次南海大洋钻探的实施,标志着中......
大洋钻探25年(一)杨作升,郭志刚,郭玉贵,崔青编译(青岛海洋大学河口海岸带研究所,青岛,266003)(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266071)译者注:为纪念大洋钻探(OceanDrilling)25周年(1968-1993),美......
大洋钻探通常采用无隔水管开路钻进,在松散破碎地层常因孔壁失稳导致孔内事故,最理想的护壁方式是下套管将不稳定地层封隔开。传统......
通过对美国“格罗玛·挑战者号”、“乔迪斯·决心号”以及日本“地球号”大洋钻探船搭载的重入钻孔系统进行调研,介绍了......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是潜在的天然气资源,研究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及其影响机制是当前国内外相关领域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大洋钻探20......
回顾了2003年以来中国IODP专家委员会的主要工作。10年来专家委员会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提出了我国参加大洋钻探活动的战略......
约占地球面积71%的海洋里蕴藏着海量的地质、生物、气候等信息和丰富的资源,我国“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将“深海、深地、......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国际大洋科学钻探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莫霍钻"计划。在50余年的历史中,经历了深海钻探计划、大洋钻探计划、综合大洋钻探计......
一个由国际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对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在自然界是如何沉积形成已作了报道,随后又开展了加拿大西部海岸岸外的科学......
在科技部的支持下,中国在1998年加入国际大洋钻探计划(InternationalOceanDrillingProgram,IODP),迄今为止已组织了4+1个航次的大......
深海及其底部生物圈的探测和研究,是当前海洋大科学研究的焦点,是未来的海洋科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深海及其底深部生态学的研......
通过高分辨率海洋古气候序列研究快速气候变化的机制是大洋钻探ODP及相关的国际海洋古全球变化研究IMAGES的重要贡献.研究发现,千......
南极和北极海域的深海钻探(DSDP)和大洋钻探(ODP)研究所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为人类研究过去全球变化打开了新的视野。它们揭示......
IODP(国际大洋发现计划)368航次出发前的培训会上,IODP工作人员卡洛斯(CarlosZarikian)专门写了一句话:感谢中国科技部和中国IODP办公室......
新十年国际大洋发现计划(2013—2023)以探索深部了解整个地球系统为目标,围绕气候与海洋环境、深部生物圈、地球内部与表层连接、......
大洋钻探与中国地球科学孙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北京100083)1994年12月7~9日,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在北京联合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