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海洋学相关论文
造礁珊瑚主要分布于热带浅水海域,对气候环境变化敏感,其骨骼中的地球化学组成被广泛应用于古海洋气候环境变化的重建。随着质谱分......
华北奥陶系牙形石丰富,其中上奥陶统动物群特征表现为浅水-暖水型牙形石动物群。本文对华北西北缘内蒙古大佘太地区上奥陶统白彦花......
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展示2亿2千万年前晚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和海百合为特色的国家地质公园,是我国珍奇三叠纪......
奥陶纪末期发生了显生宙以来首次生物大灭绝事件,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在此过程中受到重创。关于此次奥陶纪末期生物大灭绝机制......
季风的研究对于理解人类生存环境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而季风在海洋中的影响直接表现为海岸上升流。南海作为亚洲夏季风的最早爆发区......
ODP1143站位于南沙海区,北纬9°21.72N,东经113°17.11E,水深2772米,记录了近一千万年以来的沉积历史。本次工作通过对1143站99.5—150......
本文以沉积物中234U和230Th的角度入手,对西北冰洋海洋学研究中的沉积物定年进行深入研究,为西北冰洋的古海洋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
北冰洋不仅是全球重要的CO2汇,对于调节全球热辐射平衡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西北冰洋的楚科奇海是连接北冰洋和太平洋唯一的通道,包......
本文对中法合作MARCO POLO航次(IMAGESⅫ)第5站位的MD05-2900孔和MD05-2901孔的沉积物进行了粒度、磁化率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获取......
本文选取中法合作Marco—Polo航次(IMAGESⅫ)南海西部MD05-2901孔和南海北部MD05-2904孔沉积柱状样为研究材料,采用颗石藻自动鉴定......
传统的微体古生物学研究中,有孔虫是生活于海洋环境中以具有膜状、胶结质或钙质壳为特征的丝网状肉足虫类原生动物.最近对底栖有孔......
根据南海 46个调查站位的表层沉积物中放射虫群和上覆水体中初级生产力的分析测试结果 ,采用主分量因子分析与多元线性和非线性回......
弗洛勒斯海位于印度尼西亚穿越流通道上,它的古海洋学特征对于理解LGM以来穿越流活动历史,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铁锰结壳样品中Sr含量随时间的演化曲线与深部海水δ18O曲线具有相似变化趋势.尤其是1Ma以来,两者皆以约100 ka的周期变化,与地球......
"白垩纪大洋红层"是中国学者提出并开拓的白垩纪研究新方向.在其所领导的两个国际地质对比计划项目(IGCP463/494)的推动下,"白垩纪......
传统的微体古生物学研究中,有孔虫是生活于海洋环境中以具有膜状、胶结质或钙质壳为特征的丝网状肉足虫类原生动物.最近对底栖有孔......
南海北部大洋钻探184航次1146站晚上新世以来的研究发现,底栖有孔虫Bulimina alazanensis的含量3.2~2.0MaBP逐渐减少,并在2.1MaBP前......
海洋的初级生产力控制了温室气体CO2在海洋和大气中的分配,进而影响着全球气候变迁,只有通过运用不同的生产力标志物才能探讨地质历......
郝诒纯院士1920年9月1日出生于湖北武昌,1938年考取西南联合大学,是著名的地质学家、地层古生物学家和教育家。2020年11月6日,纪念......
写完《艰难的深海遨游》(上),我偶然读到汪品先院士写的《深海浅说》一书。说实在的,科普书籍是比较难打动读者的,然而这本书深深......
简单介绍了有孔虫以及影响其丰度的生态和死态因素,并从有孔虫与石油地质学的关系,以及有孔虫在生物地层学和古海洋学的应用等三个方......
利用采自赤道太平洋WP2和WP7孔的柱状岩芯,对其CaCO3含量、粗碎屑组分和浮游有孔虫动物进行分析,并利用氧同位素曲线对比和AMS^14数据相结合进行地层划......
江苏岸外的小庙洪牡蛎礁在海岸地貌学上是一稀有的生物沉积体。这种位于蚀、淤交替岸段潮间带、古礁体和活体共存的牡蛎礁体是我国......
运用现代海洋学和古海洋学的最新理论,通过对中奥陶统沉积特征的详细分析和研究,认为中奥陶统的灰岩/泥岩交互沉积韵律层段是在风......
通过用声速-波形-振幅三参数识别技术获得海底沉积物的声速和频谱分析结果,根据声速、波形、振幅认识海底沉积物物理状态和结构特征......
Florisphaera profunda是古海洋学研究中应用最广的一种钙质超微化石.利用F.profunda百分含量可以研究海水上层结构变化、海水初级......
本文通过对南海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硅藻分析,试图揭示南海某些表层沉积硅藻的分布规律,以便为南海古海洋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发......
北大西洋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器,北大西洋古海洋学、古气候学研究也是国际学术界经久不衰的热点之一.综合大洋钻探(integrated oc......
<正> 自从实施深海钻探计划期间在开放海洋发现静海相以来,对黑色页岩成因的讨论又出现了高潮。也许正是由于中生代黑色页岩在现存......
现代造山带研究成果表明,造山带古海洋学这一新学科即将形成。造山带古海洋学应含下述6个方面:一是造山带古洋壳(蛇绿岩套)的地质地球......
生物群、沉积物和有机地球化学变化显示,古新统-始新统(P/E)界线全球事件在西藏南部定日(东特提斯残留海低纬度浅水)地区存在明显......
由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China)主办的第9届国际古海洋学大会(ICP9),2007年9月3—7日在上海光大......
本文对南海西南次海盆IODP U1433站上中新统远洋粘土中的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地层学与属种组合作了较为详细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层位底......
川西南阿什及尔期地层中的全岩REE分配模式显示,含有浮游笔石和小型无铰纲腕足类的黑色页岩具有较低的Ce异常值(0.62~0.74),而含有底栖......
根据南沙海区17957-2柱1.34Ma以来的放射虫定量研究发现,在0.88-0.91Ma和1.14-1.16Ma两个时期放射虫堆积率和丰度突然降到最低值,造成两次丰......
菲律宾海西部DSDP2 92孔深海介形虫在渐新世以高值的丰度、分异度和新生率为特征 ,是适宜于深海介形虫生存的时期 ;而晚第三纪时期......
南海北部ODP 1148A孔(18°50.17′N, 116°33.93′E, 水深3308.3 m)中新世24-5 Ma底栖有孔Cibicidoides wuellerstorfi 和 C. kull......
通过对南海北部ODP 184航次1148站(18°50.17.3′N, 116°33.93′E, 水深3308.3 m) 1165个样品中底栖有孔虫的同位素分析, 获得了2......
本文对中太平洋海山区、西太平洋麦哲伦海山区富钴结壳的生长年代学、地球化学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探讨了富钴结壳的生长对太平......
南沙海区深海沉积柱状样17957和17959记录了百余万年来的沉积历史,是南海首次获得的连续,详尽的古海洋学长记录。通过对两柱状样200......
南极和北极海域的深海钻探(DSDP)和大洋钻探(ODP)研究所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为人类研究过去全球变化打开了新的视野。它们揭示......
放射虫以其不易溶解的硅质壳体在古海洋、古环境研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种类组合与海洋物理、水文环境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随......
近年来,随着MC-ICP-MS测试技术的诞生,非传统稳定同位素研究成为快速发展的领域。作为一个新的稳定同位素体系,正确运用这一体系对......
为了培养学生的地球系统科学思想,为国家和社会提供高层次的地球科学人才,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专业开设了古海洋学本科课程。该课......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富钴结壳地球化学与古海洋学研究的新进展.概述了富钴结壳地球化学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富钴结壳中元素的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