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遗址相关论文
玉块器型的样式古文献已有注释:《说文》释为“玉佩也”;《广韵》注为“佩如环而有缺”。我国文物、考古界均从《广韵》。凡圆形玉......
第一站:尘土中的巫山云雨位于重庆市东北部,三峡库区腹心。东邻湖北省巴东县,西接四川省奉节县,南与湖北省建始县毗连,北与巫溪县......
对于土古时代生活在三峡地区的先民们,历史学家和考古工作者历史来知之甚少,语焉不详,而三峡工程留给他们的时间现在只剩下6年!没......
也许,大溪作为一个确切的地点已经永远死亡,但作为长江流域一种极有特色的古代文化,它却依然活着.而我们对大溪的研究.则是在赋予......
DNA分析技术是当今世界的前沿学科,它的介入极大地增强了人类学与考古学的研究手段,本文综述了DNA分析技术在人类考古学中的研究与......
大溪遗址自1958年发现以来~①,共经过6次发掘,遗址的出土资料比较丰富,前人在其分布范围、年代与分期、分区与类型等方面研究较深......
梯田是稻作农业发展的产物,是水土保持农田工程的主体。四川梯田历史悠久。据有关农业考古和植物学家、遗传学家张德慈先生的研究......
本文结合在巫山县考察时发现的三种陶石乐器:陶响器、石埙和石磬进行了介绍和初步的考略,并对长江中游地区原始艺术的起源等问题谈......
【正】 近几年来,湖北湖南在长江三峡两岸,江汉平原西南部,洞庭湖北岸又陆续发现了数以百计的大溪文化遗址.经过试掘和正式发掘的......
【正】 三元宫遗址的史前遗存,是研究洞庭湖区乃至长江中游原始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但是,由于三元官史前遗存的文化面貌与先前发......
本文首先简单描述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地层学、类型学和聚落考古学,再以大溪遗址第三次发掘墓葬资料为例分析考古类型学的作用。......
大溪文化是中国长江三峡与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6500—5300年。它的发现,揭示了长江中游及峡江地区一种以红陶为主并......
<正> 在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建设中,文物的抢救与保护是一个众人关注的话题,同时它也是一道十分严峻的课题。从长远来讲,一个国家、......
四川盆地东部,群山逶迤,山河相间,尤其是七曜山和巫山,像四川盆地的两道东大门,形成一道道坚不可摧的屏障。大约距今几千万年前,长......
【正】 在对大溪文化的探究中,四川大学历史系林向同志提出:“仰韶半坡氏族人种据颜訚先生研究认为近于南方蒙古人种,且其图腾为鱼......
大溪文化是广泛分布于两湖地区、重庆东部的一种远古原始文化,处于距今约6800-5300年间的新石器时代。重庆地区目前发现的大溪文化......
巫山大溪遗址保存有丰富的墓葬遗存资料。通过对该遗址各项墓葬资料的分析,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史前时期土家区域的社会形态是女性占......
先秦时期,今四川东部与湖北西部接壤的三峡地带,可谓当时中国一大热点地区。在长达一两千年的时间里,围绕着食盐这一人类生活须臾......
<正> 半个世纪以来,大规模发掘的大溪文化遗存,多半在江汉平原,不在命名地巫山大溪,也不在三峡。现在,大溪文化的命名地的重要发现......
<正> 四川的历史,与祖国许多地区一样,是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然而,四川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或者,什么时候四川才有人类......
巫山大溪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原始社会文化遗存,既提供了大量大溪原始人物质生存方式与状态的铁证,还隐含着不少原始先民......
大溪遗址2000~2002年发掘工作中发现了一批商周时期遗存,其文化内涵可分为三期,第一、二期巴文化因素浓厚,第三期楚文化因素占主导......
本文通过第三次发掘的133座大溪文化的墓葬进行分析,根据报告中将大溪遗址分为早晚进行讨论。对大溪早晚两期墓葬中随葬品的情况进......
<正> 1959年对四川巫山大溪遗址的发掘揭开了长江中游史前考古研究的新篇章,大溪文化便成为学术界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迄今为止,......
<正> “大溪文化”在四川省巫山县大溪遗址首次得名后,近年来,相继在川东的鄂西地区乃至湘北洞庭湖附近陆续发现多处属于“大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