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遗址相关论文
本文结合在巫山县考察时发现的三种陶石乐器:陶响器、石埙和石磬进行了介绍和初步的考略,并对长江中游地区原始艺术的起源等问题谈......
本文首先简单描述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地层学、类型学和聚落考古学,再以大溪遗址第三次发掘墓葬资料为例分析考古类型学的作用。......
大溪文化是中国长江三峡与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6500—5300年。它的发现,揭示了长江中游及峡江地区一种以红陶为主并......
<正> 在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建设中,文物的抢救与保护是一个众人关注的话题,同时它也是一道十分严峻的课题。从长远来讲,一个国家、......
【正】 在对大溪文化的探究中,四川大学历史系林向同志提出:“仰韶半坡氏族人种据颜訚先生研究认为近于南方蒙古人种,且其图腾为鱼......
大溪文化是广泛分布于两湖地区、重庆东部的一种远古原始文化,处于距今约6800-5300年间的新石器时代。重庆地区目前发现的大溪文化......
巫山大溪遗址保存有丰富的墓葬遗存资料。通过对该遗址各项墓葬资料的分析,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史前时期土家区域的社会形态是女性占......
<正> 半个世纪以来,大规模发掘的大溪文化遗存,多半在江汉平原,不在命名地巫山大溪,也不在三峡。现在,大溪文化的命名地的重要发现......
巫山大溪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原始社会文化遗存,既提供了大量大溪原始人物质生存方式与状态的铁证,还隐含着不少原始先民......
大溪遗址2000~2002年发掘工作中发现了一批商周时期遗存,其文化内涵可分为三期,第一、二期巴文化因素浓厚,第三期楚文化因素占主导......
本文通过第三次发掘的133座大溪文化的墓葬进行分析,根据报告中将大溪遗址分为早晚进行讨论。对大溪早晚两期墓葬中随葬品的情况进......
<正> 1959年对四川巫山大溪遗址的发掘揭开了长江中游史前考古研究的新篇章,大溪文化便成为学术界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迄今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