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庙山遗址相关论文
本文通过多种分析手段对宜昌中堡岛遗址大溪文化彩陶进行了检测分析,初步揭示了中堡岛遗址彩陶胎料与彩料工艺技术特征。文章还结......
大溪文化是中国长江三峡与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6500—5300年。它的发现,揭示了长江中游及峡江地区一种以红陶为主并......
【正】 在《长江中游原始文化初论》中,我曾试图将大溪文化分为洞庭湖区和鄂西川东两个类型而把关庙山、桂花树、毛家山认作是两个......
【正】 1976年8月上旬,中山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七六届、七八届的部分师生与长办考古队在从长阳县资丘公社至宜都县城清江口约100公......
【正】 枣阳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桐柏山和大洪山之间的随枣走廊。枣阳县境内的滚河及其支流的两岸台地上分布着不少古代文化遗址......
湖北省枝江县(现改名为枝江市)关庙山遗址和宜都县(现改名为枝城市)红花套遗址分别位于长江北、南两岸,石家河文化层位于遗址的上层......
京山屈家岭遗址第三次发掘遗存的制陶工艺和年代问题李文杰1990年4月笔者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察了《屈家岭遗址第三次发掘》①出土......
红烧土建筑是土木建筑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大溪文化中延续千年之久。作者在亲身经历了湖北枝江关庙山遗址田野发掘、资料整理、编写......
【正】 大溪文化的陶器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质地良好、相当美观,各类陶器究竟是怎样制作和烧成的,笔者正在进行研究。众所......
论屈家岭文化形成的年代和主要成因林邦存自《京山屈家岭》把屈家岭遗址第二次发掘的“早期文化遗存”和“晚期文化遗存”都命名为......
【正】 鄂西地区是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东部边缘的一部分,一般海拔一千米左右。鄂西山地中多河谷盆地,少数丘陵和平原。据考古所知,......
<正> 近几年来,在我国的川东、鄂西等地区又发现和发掘了多处大溪文化遗址和含有大溪文化遗存的遗址,出土有丰富的文化遗物。特别......
【正】 大溪文化根据枝江关庙山等遗址的地层关系和文化内涵的变化,至少可以分为四期,关庙山遗址大溪文化层的四期基本上代表了整......
<正> 一前言大溪文化因最初发现于四川省巫山县大溪遗址而得名。1925—1926年,美国人纳尔逊在四川万县和湖北宜都之间的长江沿岸地......
<正> 本报告发表本实验室在1984年1月至1985年2月间测定的考古数据53个。表示方法悉如以前所发报告。天津市文物管理处考古队提供:......
<正> 本报告发表的年代数据均系考古标本共91个,是1980年7月—1981年6月间测定的。标本的处理、测定过程以及数据表示方式悉如以前......
<正> 大溪文化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的一支新石器时代文化,因一九五八年首次发现于四川省巫山县大溪而得名。此后,又在湖北的西南部......
<正> “大溪文化”在四川省巫山县大溪遗址首次得名后,近年来,相继在川东的鄂西地区乃至湘北洞庭湖附近陆续发现多处属于“大溪文......
<正> 枝江县位于长江中游地区,江汉平原的西部,东濒沮漳河,玛瑙河自北而来,纵贯全境。这里是江汉平原向鄂西山地的过渡地带,西北部......
<正>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交汇处,"上控巴蜀,下引荆襄",为川鄂的咽喉,除东部的枝江市和当阳市有部分平地和丘陵外,余为大山区。万里......
【正】 我队1978年秋至1979年春在湖北省枝江县关庙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情况已作过报导。现报导1979年秋至1980年冬第二次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