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电影相关论文
本文以新世纪以来20年间的“怀旧型”电影为对象,对其空间表征展开研究。具体来说,论文在怀旧的美学体系中,聚焦电影空间的问题,对......
自西方后现代思想传入中国后,后现代主义在中国艰难生存,难登大雅之堂.但中国的电影却以一种积极的姿态迎接后现代主义,通过反传统......
摘 要: 启动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改革开放,也同时开启了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之间的电影艺术互动交流的时代帷幕。40年来,海峡两岸电......
日殖时期的台湾,由于受到文化殖民政策的影响,本土电影的生产制作能力十分薄弱,与对岸大陆电影的勃兴之势形成强烈反差,双方之间的......
1984年12月19日,中英双方签订《中英联合声明》。根据这份声明,英国需在1997年7月1日将香港的主权移交中国,而香港即成为中国的一个特......
“十七年”和“文革”电影中所塑造的国民党形象在人们的观念中形成的刻板印象之深刻,即使是现在的某些影片也可以看到这种影子。但......
电影与古老的文学存在着亲密的姻缘关系,黑色幽默经由西方传到中国大陆之后,又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消解和影响,在影像表达上带有鲜明......
《暮光之城》是一部在世界许多国家都名列榜首的著名电影,促使其流行的因素有很多,本文重点介绍了“暴力美学”这一艺术形式,包括......
大体上讲中国的当代艺术风潮始于20世纪90年代,而中国大陆的第五代、第六代导演也起步、发展于这个时期,而要探讨当代艺术环境下中国......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市场的逐渐开放,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进而对娱乐、大众文化的需求也不断提升,中国电影产业遇到一个发展的......
本文以大量的事例雄辩地证明了一个史实,虽然日本殖民者对台湾艺术侵略和同化了50年,却始终不能改变台湾人民的中华之魂.台湾电影......
社会与形象──从香港电影反观大陆电影胡克在考察大陆社会与电影的关系时,香港的经验值得借鉴与反思。况且,香港电影正在通过正常或......
<正>一、近年来中国台湾电影产业状况(1)2016年,台湾公映电影的数量大增。就台北市票房资料统计,首轮院线放映过的中外新旧影片总......
从创作现实来看,香港电影已经进入了一个低谷期,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原因,也有电影业自身的问题。然而,衰落的......
身份问题是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议题,尤其是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愈演愈烈,"我是谁"这个问题也变得愈来愈难回答。身份在全球化的语境中不断......
2005年是中国电影的百年华诞,全国各地的有关单位都在积极筹备或举办各种活动,可以说每一位生逢其时的电影人都有责任、有义务——积......
由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上海大学和美国林肯艺术中心电影协会、纽约城市大学斯塔滕岛学院共同主办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国电......
叶月瑜(Emilie Yueh-yu Yeh),1965年生,1995年获得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学博士学位,现为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教授、传播与媒介研究......
今年11月22日晚,第51届"金马奖"颁奖典礼在台北举行。大陆知名演员陈建斌凭借《一个勺子》和《军中乐园》两部影片获得最佳男主角、......
前不久,上海电影艺术研究所、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上海电影资料馆与本刊编辑部联合举办了一次台湾影片(录像资料)观摩研讨活动。九......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形象成为电影中的重要建构对象之一。影像中的城市形象并不单单是对现实中城市形象的临摹和照搬,而是在个人和......
与西方的契约关系不同,中国形成了强大的宗法制度和家国的组织关系,即“家天下”。以这样典型的小亚细亚农耕方式作为文明标志的中国......
知道规则才能打破规则连:魏导是从何时形成“要当电影导演”这样的想法的?小时候是否就已经展露天分了?魏:小时候完全没有概念,我......
由于历史、政治等各方面因素,两岸电影交流经历过长期的分离、隔绝。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两岸关系的解冻,海峡两岸在电影......
<正> 海峡两岸电影关系的演变台湾电影是中国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近百年来,由于政治和历史的原因,海峡两岸人民聚少离多,......
当改革开放大潮深入各个领域的时候,我们的电影业也面临着转型期的改革。1992年底已出台了关于电影发行方面的改革方案,这是一个新......
<正>电影叙事母题的流行与变异,是文化、政治、大众心理的相互激荡在电影银幕上的投影,也是电影创作者和电影观众之间达成的一种消......
<正>仿佛一夜之间,自2011年起,台湾与内地的合拍片已呈现风起云涌之势:《星空》、《转山》、《幸福额度》、《LOVE》、《饮食男女2......
<正>1979年,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以下简称合拍公司)的成立,加快了大陆与境外合拍电影的脚步。1982年,......
<正>1982年电影《少林寺》开启了内地与香港合拍电影的新模式。新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文化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合拍影片日益成为中......
<正> 走向世界的不同方式台湾和香港的电影都希望走国际路线,担心困守一隅,被世人遗忘。但是由于基本目标不同,采取的战略也不同。......
当代大陆电影的经济问题(下)庄宇新回到1995现在我的分析回到我的祖国--一种文化意义上的中国大陆,降落在1995年。假如348号文件开始执行和1号文件出......
...
<正>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台湾电影的"黄金时期"。那时台湾每年出产200多部影片,年产量在世界范围内都属高产。台湾电影尤其是武侠电......
文章回顾了涉及大陆与台湾两岸电影关系的几种不同题材的台湾电影,如涉及政治题材的《皇天后土》(1980),涉及战争题材的《异域》(1......
<正>2004年,在台湾采访著名导演侯孝贤,问过侯导:您有可能跟大陆的电影人合作吗?侯导笑着反问:你是指哪方面?2013年1月10日至14日,......
<正>由于《喜剧之王》票房口碑具佳的存在,《新喜剧之王》给星迷的期待太高了。然而豆瓣评分却只是刚刚及格的水平,于是,观众甚至......
九十年代中国电影的经济变更和艺术分野林黎胜1.破题以往的中国电影研究者,较多从影片的本文或作者入手,专注于影片艺术上的论述,即使有......
<正>一、城市小资的"中产幻象":消费文化下的都市表达改革放以来,市场经济成为中国时代的主旋律,"中国的文化形态被文化研究学者概......
<正>多年观察奥斯卡奖,早已明白那是一场美国人自娱自乐的游戏,谈不上对艺术负责,更多的倒是与电影相关的各种圈子的角力、妥协,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