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双年展相关论文
始于1895年的威尼斯双年展经历百余年仍能长期稳定、保持活力的运营,甚至成为支撑威尼斯这座城市发展的动力,其在体系建构、品牌的树......
巴尔蒂斯(Balthus,1908—2001),是20世纪卓越的具象绘画大师。他出生于巴黎的艺术世家,自学成才。曾在纽约现代美术馆、威尼斯双年......
摘要:本文以历年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主题的提炼、生成规律以及它对艺术的影响。通过研究威尼斯双年展总策展人的......
今天,威尼斯双年展对中国艺术界来说早已不再神秘,甚至中国自己已经有了据说可以与之抗衡的双年展。但是有几个人知道一部关于中国的......
威尼斯双年展吸引了全世界的艺术家参与,在艺术界具有较高的声望.中国当代艺术的参与要有自己的特色,找到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位置,在......
将光作为一次当代艺术展的起点,就如同将时间的流逝作为一次电影节的主题,不仅开门见山,左右逢源,到最后兴许还能令人有所启发。至......
据史料记载,欧洲自17世纪开始使用"美术"(Fine Arts)这个概念,泛指具有美学趣味和价值的活动及其产物,包括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和诗......
今年的威尼斯双年展大部分国家馆在沉浸式环境装置中,已经逐步形成了一种无法避免、竞争激烈的斗争。而香港苏富比春拍因将上拍尤......
夏秋之际,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雕塑》杂志社组织的赴欧考察团对欧洲四国进行了文化考察。此次欧洲之行,恰逢第54届......
柏林双年展创办于1998年,由KW当代艺术中心举办,曾得到威尼斯双年展的启发,秉承“在开放空间中实验、辨认、批判艺坛的最新趋势,给予年......
2012年11月23日下午,蔡志松今年在国内的唯一个展《玫瑰·浮云》亮相北京艺美画廊。如题目所示,展览展出了蔡志松的玫瑰与浮云系列作......
威尼斯双年展一直是艺术界的权力制高点;去拆解威尼斯神话是为打破文化上的“一神论”;《心·跳》展的策划始末和在境外的矛盾协调......
<正>引言:我是怎样走上艺评之路的回想起来,我念初中的时候,因父亲曾为国民党中央航校教官,家庭成分属于"地富反坏右"黑五类中的历......
本文是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教授、中国馆策展人彭锋对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方案的综述及参展作品分析。此次选择的......
本刊讯 5月11日,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正式开馆,来自陕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天稳联袂邬建安、汤......
20多年前那个叫吴松的画画的年轻人,整天躲在浙江美术学院的古画陈列室里,逐一细细临摹其中陈列的中国绘画珍品如虚谷、徐渭、郑板......
出处 《英才》杂志2010年8月刊 中国农民杜文达做了一个飞碟,带到威尼斯双年展,一门心思只想让它飞起来。策展人蔡国强问他:“......
盐田千春的装置作品《手中的钥匙》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大放异彩,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件作品的气势与视觉冲击令人惊叹的同时,其......
重庆两江新区御临河景观区域,一尊威严的“青狮”和一尊憨态可掬的“白象”,分别坐落于两江影视城东西两侧,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9月14日《,Domus》杂志主办的"东西文化在建筑中相遇"威尼斯双年展系列活动大中华区新闻发布会暨首场主题论坛,在上海佘山艾美酒店隆......
<正>一百多年来,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LaBiennaledi Venezia)始终是国际艺术发展的一个缩影;"二战"后,更是成为艺术演变的风向标。每......
美术馆虽然在基础职能上沿袭了博物馆的建制模式,但是其与博物馆还是存在较大区别,在机构管理上有其独立的运营方式。简单点说,博......
本文从一种动态的视角与跨文化角度,以每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主题的变化、参展艺术家以及策展人的选择为主要线索,讨论国家文化政......
霍华德·霍奇金(1932-2017 )著名的抽象画家、版画家,被公认为当今英国艺术界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是1985年透纳艺术奖得主,早......
作为意大利"中国文化年"的重要项目之一,本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于2011年6月2日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开馆,6月4日开始公共展出。本届......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展会之一,威尼斯双年展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双年展。到目前为止,威尼斯双年展已举办了53届,而第54届即......
2002年7月2日.60余位专家、代表汇聚申城.在上海双年展组委会和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专题讨论会上.就“都市营造”这一主......
2000上海双年展11月在上海美术馆举办行。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固定项目之一。1996年......
在百余年来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在多数情况下是一个负面概念,代表着保守与落后;为了追求现代化,人为破坏传统的事情也时有......
文章介绍了2018年威尼斯双年展上彼得·卒姆托工作室展示的模型,并分析这些尺度丰富、表达信息侧重点不同的模型与事务所日常......
文章聚焦威尼斯双年展花园区的二十余座国家馆建筑,通过整理历史上的花园、中心展馆与各国家馆的历史照片和图纸等档案,回溯双年展......
2018年7月,在威尼斯举行的《新建筑》特约编辑会议上,主编李晓峰教授提出组织一期有关第十六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现场的专题。我们......
卡洛·斯卡帕于1972年策划了主题为'四个为威尼斯而生的作品'(Quattro Progetti per Venezia)一展,展示并探讨了勒......
科技的发展给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的跨界融合、协同创新的可能性,一方面,新媒体艺术将科技与艺术结合在一起,影响了艺术家的文化心......
今年的威尼斯双年展将金狮奖颁给了艺术家艾尔·安纳祖,这位从恩苏卡走向世界的尼日利亚艺术家。自2004年开始他不断突破视觉语言......
<正>对于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业界的评价一直是众说纷纭,或许因为它是国家馆的"后来者",或许因为它展出的中国当代艺术本来就自带......
威尼斯双年展以其特定的艺术话语逻辑与主题建构,通过特定的艺术呈现与主题创意,追求一种特定的"和而不同",最终使得整个双年展能从......
<正>孟繁玮(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本刊栏目主持):范院长,您好。2003年,您策划了第一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请您介绍下中国馆建......
<正>1975年,意大利学者安伯托·艾柯(Umberto Eco)曾在著作《超现实的旅行(Travels in Hyperreality)》中,从20世纪50年代,丹尼斯......
2018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瑞士馆"瑞士240:住宅导览",展出了一个隐藏于无家具现代住宅的内部场景。其戏剧性的表现手法及所形成的......
处女花园,一片草木茂盛之地,地下60cm处隐存着一座古迹的基础,瓦园将以一种小心的建造方式轻放在那里,将用回收的江南旧瓦,支撑起......
我有时这样幻想,如果路易斯·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不成为一位艺术家,那么她可能会成为一名杀手。从她的作品里所呈现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