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报改革相关论文
高校学报尤其是中小高校学报,在原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下受到强烈冲击。改革是否要一刀切地加以转企,还是能另辟......
对当前学报改革的某些观点提出异议,认为学报改革不能脱离学报的性质和任务,不能脱离学报的社会定位。学报有自己特定的办刊宗旨、......
贵州省高校学报研究会2012年学术年会于2012年10月24至26日在贵州兴义召开。安顺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颜建华教授、编辑李昌礼参加了......
分析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发展面临的形势与存在的问题,指出高校学报在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具有的重要作用,探讨高校学报改革与发展应......
中国高校学报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期刊系统,学报的综合性、内向性和"一校一刊"模式有着坚实的......
应用型大学学报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与应用型大学建设紧密结合,在办刊宗旨和编辑方针上,与应用型大学办学宗旨紧密结合;在办刊定位上,与应......
高校学报改革已成为学报界的热门话题,许多论者提出了不少新颖的见解.笔者在此想谈一管之见.1改革不能否定学报的存在学报改革不能......
游星雅女士在《编辑之友》2010年第4期发表了《关于高校学报集团化发展模式的思考》(以下简称《模式》)一文,首先总结了我国高校学报......
近一段时间以来,关于大学学报改革的讨论成为学术界、期刊界(尤其学报界)以及上层管理部门的热点问题。笔者作为一个学报从业者,对这......
2002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中提到对于高校社科学报改革的期望,意见指出无论是在办刊理念......
地方高校学报在全面反映高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促进校内外、国内外学术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有"全、散、小、弱"的状况.为......
我国大学学报作为大学的学术窗口,在促进对外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改革开放20多年来,大学学报无论是数量还是载文......
我国高校学报是伴随着近代大学的兴起而逐渐创办起来的。1976年10月“文革”结束后,我国进人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高等学校以及高校学......
综述近年来高校合并后学报改革措施及其成效....
学报品牌的创建,是公众对学报品位的认可,也是学报产生社会效益的关键.笔者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了体育院校学报创建品牌的必要......
高校社科学报改革路径争论由来已久.2001年以来,同样针对“全、散、小、弱”的办刊局面,同样沿着“专、特、大、强”的改革目标,同......
学报属学术期刊,在一定程度上有它的特殊性:在体制上属高校的一个部门,在行业性质上属一个出版单位。学报面临改革是我国深化体制改革......
2007年,拜读了《清华大学学报》第4期朱剑先生的《徘徊于十字路口:变革中社科期刊的十个两难选择》。就解析中国媒介现实而言,我敬佩......
日前,我校学报(社科版)主编、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尹玉吉应邀参加了国家教育部关于全国高等学校学报改革文件的起草工作。教育部在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探讨高校学报改革的文章认为:高校学报学术水平不高、发行量少、影响力不大,主要原因在于其是中国特色、计划......
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学报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促进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文科学报学术质量的稳步提高,由中国......
对于作为学术期刊重要群体的高校学报,人们更愿意关注期刊的学术质量,而忽视编校质量。编校质量是评判一本刊物整体质量的最基础环节......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校学报发展面临的现状:品牌期刊的冲击;各自为政,刊物内容封闭;发行量小,读者群缺失.针对现状指出未来高校学报改......
产业化背离了高校学报的社会属性,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产业化意味着管理模式的改变,即由行政拨款走向自主经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为学报的生存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矛盾与冲突。学报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