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交往相关论文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需要交往.在残酷的现实和迫人的公众意识面前,人与人交往无法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沟通,于是人们开始转向审美交往,在......
公共领域的审美交往是自由和谐、理性批判与情感表达有机相融的理想状态。审美化的介入与渗透成为当前公共领域的重要背景,“审美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推广,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层面的情感交流。审美交往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情感性交往,能够赋予思想政治教育......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尽管巴赫金的思想往往被简化为“复调”、“对话”和“狂欢”,但如果要真正把握其思想的源头,还必须回到其早期的哲学美学思想之中。......
作为一种自由表达观点、平等交换意见的社会场所,一个时代的“公共领域”对于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起着积极的塑造作......
康德将美感共同性的生成,归结于人的先验的"共通感",未能合理地提示出共同性美感生成的根由。从"美生成于审美中介与客体之互动"的立......
在现代性的时代语境中,接受美学透视人类交往的存在方式,对审美交往作出本体论的规定,最终揭橥"交往作为解释的世界"的主体间性之维......
在文化转型的历史语境中,接受美学扬弃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实现从自律论美学传统向交往论美学范式的转换位移,其不仅在艺术传播学层面......
作为西方文化批判理论和现代消费主义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日常生活艺术化"或者"审美化"实际上不单纯是一个美学意义上的命题.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