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和约相关论文
日本战败投降,二战结束,国民政府跻身四强之一。美苏两强在战争结束前即对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有所谋划,对于战后初期远东利益格......
1950年2月14日,也就是在毛泽东访问苏联期间,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
二战期间,日本在亚洲发动战争,侵占了中国、朝鲜、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缅甸、越南等不少国家和地区,给以上各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
冷战在欧洲开始后,美国对华政策的倾向是支持亲美的国民党政权,希望后者能在中国内战中获胜。从而使中国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
1947年9月14日、19日、30日,国民政府外交部连续3次举行由国内高层人士组成的对日和约审议委员会谈话会,磋商中国参与对日和约谈判......
战后旧金山对日和约中特别规定了对日本与南极洲关系的处理,明令日本放弃对南极洲的所有权利、权力根据或利益之请求权。这一条款的......
处置日本是战后初期国际间的一项重大议题。因其关乎中国利益尤甚,国民政府给与了相当程度的重视,并进行了一系列交涉,中国民众亦对此......
日本战败以后主要处于美国的单独占领之下,此时美国主要奉行削弱日本的政策,并对其进行了改革。但是随着冷战的逐步演进,日本在美......
欧洲冷战格局形成以后,美国开始考虑改变其对日本政策,但是在对日媾和问题上,美国军方与国务院产生了严重分歧。中苏同盟条约的签......
战后初期,美苏在日本问题上围绕对日本本土的占领、对日管制机构的建立、对日媾和等问题进行了尖锐的斗争.斗争的结果是美国把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根据战前盟国之间达成的协议 ,朝鲜半岛脱离日本的殖民统治获得了独立。随着美苏冷战的升级 ,战后初期被美苏......
<正>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日关系经历了隔绝时期(1949—1952)、民间交往时期(1952—1962)、半官半民往来......
一、1945年10月25日,与祖国大陆分离长达50年之久的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895年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将其......
作为对日作战的主要参与方,中国为盟国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在美国支持下继续在某些国际场合“代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