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贸易相关论文
<正> 不久前韩国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制订了“科技革新综合对策”,近来为执行这一计划采取了有力措施。 首先,11项先导性关键技术研究......
日美经济摩擦,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主要集中于贸易方面,八十年代开始扩大到尖端技术和金融领域。1982年6月美国联邦调查局以窃取美......
通过扩大开放获取更多的国际经济资源,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必由之路。东北扩大开放的途经和对象无疑是全方位的,但若考虑到地理位......
郑芝龙是明末有名的海盗兼海商。他以盗促商,以商求抚,以抚灭盗,从海盗转为南明重要官员,继而以明末官员身份与东来殖民侵略的荷兰......
美日贸易摩擦与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的变化范红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雄霸天下,曾一度几乎垄断日本的对外贸易。1946年,它对日本的出口......
中日贸易,源远流长.公元7世纪初叶,即中国隋唐时期,两国之间已有物货交流,此后,中日贸易不断展开,直至近代.
The trade between C......
东洋纺STC 社长佐野茂树
东洋纺STC公司的佐野茂树社长认为“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与海外企业的合作”。通过与韩国、中国企业的合......
“争贡事件”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与日本的政治形势有关,与明王朝的外交政策也有关系,同时也是当事人人格特征显露的结果.“争贡事......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中日两国尚未建立外交关系,两国贸易只能以民间形式进行。1955年中日第三次民间贸易协定签订后,两国贸易往来渐趋......
2005年度内蒙古对日贸易总额约为2.5823亿美元,比2004年度下降了20.6%。本文分析贸易总额的下降与内蒙古调整对日进出口贸易结构有......
2011年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重创日本经济,海啸引发的核泄漏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东日本大地震在对中日经贸合作带来挑战的同......
日本正式宣布重新调整"特惠关税"制度,按调整后的方案,人均国民收入超过4125美元、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占有率达到1%以上的国家将被取......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军偷袭位于美国夏威夷的珍珠港,击沉击伤英国军舰19艘,击毁飞机272架,美军死伤3581人。12月8日,美国正式对日本宣......
1870年代至1912年是近代山东对日贸易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随着烟台、青岛、济南相继对外开埠通商,日本移民和日商开始阑入这些城......
在改革开放的后期,我国有了深入的发展。由于我国是较重要的农业大国,在外贸体系中,农产品对日贸易已经是不能缺少的一部分了。东......
摘要:日本银行自2012年9月以来,五个月内连续四次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导致日元持续贬值。大连市与日本经贸往来密切,日本是大连最主要的......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00年中日贸易总额达到831.7亿美元的历史最大规模,其中中国对日出口416.5亿美元,从日本进口415.1亿美元,双边......
文章通过对日本江户时代中日贸易为背景的中国海商口述史料——"唐人风说书"相关文献的整理,提出明清海禁期间的普陀山依旧是"东亚海......
【正】二次大战中,中日两国经济均遭巨大破坏。战后初期,两国均谋求经济发展,致力于扩大对外贸易,以恢复国力,因此,中日贸易开放在......
本文以迄今为止的贸易关系史研究成果为基础,着重考察十四世纪至十七世纪中叶朝、中、日三国贸易关系的来龙去脉及其基本特征。 ......
近代中国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变动之关系──以民初中国对日贸易为中心经济研究所博士生娄向哲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动与产业结......
<正>南宋元代,中国凭借长期领先世界的海上技术优势,在东亚至西亚、以至非洲东海岸之间的广阔海域,中国海商的贸易网络与东南亚、......
1949年2月,在天津等重要海港城市解放不久,中共中央就作出《关于对外贸易的决定》,发出《关于对外贸易方针的指示》,并批准实施华......
<正>一、工业化的现状和贸易结构的变化 (一)产业结构的变化新加坡有1959年起所实行的五年经济计划,其工业化政策的目标是为了促进......
<正> 唐、宋、元数百年来,宁波的对日贸易日益发展。明朝前期,宁波的对日贸易也颇为兴旺。但到嘉靖初年突然发生“事贡事件”,由此......
蓬勃发展的对日跨境电商带来了跨境电商日语类人才的紧缺。跨境电商行业需要"会日语、懂国贸、能实操"的复合型技能人才,传统的"日......
【正】 一、对日贸易逆差剖析 美国对日贸易是在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出现逆差的。在这之后的10年间,逆差一直在20—30亿美元之间波动......
<正> 江户初期,德川家康奉行和平通商外交,积极发展海外贸易,但是,没有持续多久就颁布了“锁国令”,建立起锁国贸易体制。在这一体......
日本与中国东北地区很早就有贸易往来,特别是在日俄战争以后,日本获得了其进出中国东北的门户─—大连港,还把长春以南的铁路干支线及......
<正> 一郑氏海商集团的创始人郑芝龙,在明王朝日趋没落,中原的农民起义以及东南沿海的海寇活动风起云涌之时,先是为寇海上,继而受......
1684年康熙帝解除海禁之后,中国对日贸易的重心发生了北移,即从福建地区转移到江浙地区。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有:江浙地区交通便利......
<正>自1972年中日建交以来,两国贸易取得了快速的发展。1972年,双边贸易总额仅为10.4亿美元,2000年增加到831.5亿美元。中国加入世......
"十九大"以后,我国逐渐进入了精准扶贫的攻坚期,食用菌产业作为农产品行业中快速发展的朝阳产业,对于扶贫事业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
<正>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对外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安徽省对日贸易发展迅速,所占出口总额比重逐年增加,1993年对日出口总额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