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政府相关论文
自从“门罗宣言”以来,美国一直将拉丁美洲视作其“后院”并肆无忌惮地插手和主导拉美事务。奇怪的是,秘鲁作为美国“后院”中一个......
由于计划触及了人数众多的中产阶级的利益,与约翰逊政府建设“伟大社会”时期福利改革相比,里根政府的“逆向改革”则要“痛苦”得多......
1970年代初,为“联华制苏”进而助推美苏“缓和”,尼克松政府制定“有限武装扶华政策”,谋求有限提升中国军力,搭建美中制苏安全协......
期刊
自美国联邦政府成立以来,其印第安人政策历经演变,对印第安人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到了20世纪60年代,在新的历史条件......
希腊名谚云:“缺乏省思之生活没有意义。”(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美国于1963年插手越战,一直到1973年单方面......
摘要 20世纪70年代,石油已经逐步取代煤炭成为主要能源之一。1973-1974年爆发的第一次石油危机使以美国为首的多数石油消费国在内政......
毛泽东与基辛格○王永钦不少人对基辛格博士的了解,是从他1971年7月秘密访华时开始的。周恩来曾称他是恢复中美关系的“先导”,做了一件“......
理查德·尼克松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愤世嫉俗的总统,他憎恨的范围之广令人惊诧。传记作者斯蒂芬·阿姆布诺斯写道,尼克松憎恨的对象包......
●达赖的哥哥把叛乱分子送给中情局培训后再空投到西藏 ●叛乱分子从被打死的解放军身上搜出情报送给中情局 ●西藏间谍首次向美国......
前几天,是苏联前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诞辰100周年的日子。在苏联历届领袖中,勃列日涅夫至少有两点令其他人望尘莫及:关于他的笑话最多,他......
林肯无疑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但200年来,历史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他的争议。他是伟大的奴隶解放者还是保守的种族主义者?是公民自......
[摘要]冷战时期的印美关系一直在友好与淡漠状态之间徘徊,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呈现出一种非结盟却并不完全交恶的状态。美国对印度的政......
克里在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当中脱颖而直指美国总统“宝座”。 曾经的越战英雄,后来的反战斗士;心慈手软的自由派,能言善辩的公诉人;大......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对越南问题干涉大幅升级,并逐渐陷入局部战争泥潭.为了赢得战争胜利从而取得跟北越谈判的重要筹码,约翰逊和尼......
本文以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为中心,详细论述了尼克松政府时期(1969-1974)的美国环境外交政策及其实践活动。文章认为,出于完善美......
为了纠正就业领域的种族歧视,提高黑人等少数族裔的经济地位,从二战之后,美国历任总统都制定了相应的联邦干预政策,然而成效不大。尼克......
20世纪60、70年代,土耳其成为美国国内海洛因的主要来源地,加剧了当时美国国内吸毒现象的泛滥。为了杜绝海洛因的来源,当时的美国......
自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阿以之间战争频仍,中东局势动荡不安。冷战爆发后,美苏在全球的争夺逐步蔓延到中东,这进一步增加了中东局势的......
台湾问题是历史的遗留问题,也是中国的内政问题。由于美国的插手,使台湾问题更加复杂化,这一直成为中美双方之间最敏感的问题,至今......
对外援助在美国的外交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战以后,其作用更加明显。尼克松政府时期,美国实力相对衰......
应北京大学"大学堂"讲学计划和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的邀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荣休教授丹·席勒(Daniel Toby Schile......
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环境下,改善中美关系成为尼克松政府对苏政策的关键因素。...
总体上,在美国宣布退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后,美元指数所呈现的走势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的升值与贬值周期,大体上呈现贬值10年升值5年的总......
1969-1973年是美国经济的分水岭,整个社会因为之前的20年而信心满满,可是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通胀搅乱了整个局面。20世纪60年代初,......
“争取进步联盟”政策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对拉丁美洲实施的一项经济援助政策.尼克松(Richard Mil-hous Nixon)总统执政初期,美国实......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随着冷战态势的日益严峻,美国开始寻找除战争、外交等公开手段以外的其他斗争手段.“隐蔽行动”则是冷战期间美国对苏联东欧乃至中......
对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美中缓和,相关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战略和安全方面,因为这是美中缓和的基础。然而,在美中缓和之初的政治......
2004年11月2日美国http://ww.counterpunch.org网站发表了斯坦达德·谢弗对著名的一书的作者迈克尔·赫德森的采访.在访谈中,赫德......
在尼克松政府任内,特别是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前后,美国遭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首次能源危机。鉴于沙特的石油生产和出口规模......
二战以来,日本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盟国。面对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局势的新变化,为了保持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尼......
由于美国政府调整了在台湾问题上的原有立场,更灵活的阐述了台湾问题,促成了中关《上海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但是......
20世纪印年代末70年代初,世界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美国在二战后逐步确立的霸权地位遭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尼克松政府顺应......
资本主义力量的分化和东西方缓和是对冷战压力的一种释放。尼克松执政之时,美国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弱化,欧洲实力的增强和联盟观念的......
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美朝关系陷入了紧张状态,美国对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实行了全面遏制政策。但到了尼克松时期,面对当时美国深陷越......
在尼克松政府干涉1970年智利总统大选的动因中,保障美国在拉美地区的绝对安全是起着决定作用的核心变量,意识形态并非关键原因,经......
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的珍宝岛事件发生后,中关关系走向缓和。中美关系的缓和,既是两国领导人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而做出的现实选择,是......
近年来解密的一些档案和资料显示,为了“体面”而迅速地结束越南战争,尼克松政府曾不止一次地威胁使用(战术)核武器,并制定了相应的作战......
尼克松时期的美国外交政策出现了明显转化.其通过缓和,逐步建立起制约苏联的“联系型”网络,并误导了后者的扩张主义倾向;通过恢复......
中美关系解冻前,美国通过延期讨论和联合国"重要问题"处理办法,阻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及其相关机构的代表权,"中国代表权"问题由此产生.......
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随之而来的石油禁运给美国造成了十分严重的能源危机。面对突如其来的能源短缺,美国尼克松政府在1......
1969年的中苏边界冲突对美国尼克松政府的对华缓和政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从新近公布的解密档案和冷战史研究来看。边界冲突并不......
20世纪60年代,美国处于冷战较为严峻的时期。不仅受越南战争的影响导致美国国内的外交思想出现混乱,而且各资本主义阵营中的缓和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