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口费相关论文
美国总统特朗普显然是个“跨界达人”,从政治、军事到时尚、八卦。几乎报纸上的所有版面都能找到他的新闻。比如他可以一边和加拿大......
戴骁军坚持认为,依据他那天的所见,绝对不止28人,数额也远超12.57万元。 过去的一个月中,两起记者大规模领取“封口费”的......
受贿近30万元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反而倒贴40万元“封口费”,最终还是没有逃脱法律的制裁—— 2008年7月9日上午9时许,重庆市渝中......
看到网上“真假记者排队领封口费”为标题的消息,一时不信。 已经有些日子,市面上把在媒体做事的人,叫作新闻民工。既是民工,就会天......
2010年2月3日,河南郑州市圃田乡乡政府大院内发生民工讨薪被包工头杀死案件。这个事情是因包工头克扣民工工资引发的,那两个民工去......
自从匹诺曹迷上了唱歌以后,整个编辑部便不得安宁。每天早上五点,匹诺曹就开始练习唱歌,说好听那是练歌,说不好听就是制造噪声,邻居好几......
当今不少官员,或为追求政绩,或为摆平“劣政”的负面影响,常常不惜血本,以付“封口费”的方式来封锁舆论。其实,“封口费”已不是什么新......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受理费81800元,由陈晓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这是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陈晓与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合同纠......
2010年3月23日,一篇题为《强悍“中华女”郭丽当街暴打贵州电视台女记者》的帖子出现在各大网站,帖子称当天上午,贵阳市交警支队四......
我们如何扭转话语生产上的不平衡地位?这些问题对政府和民间而言,不仅在对外传播和公共外交中很重要,而且,在面对国内听众以何种方式......
过去的一年对新闻人来说是相对平稳但是并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虽然没有像2008年度那样经历过“5·12”大地震和举办奥运会这样大......
从对手到知己、战友,再到决裂、对抗,陈晓与黄光裕之间的爱恨纠葛,演绎了一部真实的商业江湖大戏。如今,10年大戏一纸判决,他们能否相忘......
2008年记者节前的一个多星期,对于新闻界来说,发生在山西霍宝干河煤矿的那件“记者领封口费”事件,称得上是奇耻大辱。之后,网络媒......
【正】山西记者"封口费"事件发生一个多月后,11月8日记者节那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第九届长江韬奋奖......
【正】民生新闻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闻现象,在"离老百姓更近些"的同时,如何避免新闻庸俗化、娱乐化,深入挖掘新闻厚度,更好地发挥......
【正】2008年最打眼的新闻之中,有一则是记者唱主角的,那就是"封口费事件"。尽管有关报道一再声明收取"封口费"的以"假记者"为主,......
【正】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新闻的基本属性和共同特点。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
【正】"封口费",是指新闻媒体或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监督过程中借新闻监督之名收受或索取贿赂,把本应报道的信息隐藏起来,使之不为......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频频发生的记者受贿等腐败现象及其原因,并对比了中外媒体监督机制的异同,认为体制的束缚是导致我国记者腐败现象屡......
安全专家将DDo S攻击称为攻击中的核武器,实现大面积的网络瘫痪,正是DDo S攻击的效果。日前有五家俄罗斯银行遭到了网络犯罪分子的......
【正】山西霍宝干河煤矿"封口费"事件中的部分记者和媒体相关责任人有的被处罚,有的被开除,不准从事记者职业。口被封住了,手也被......
河北蔚县"封口费"事件中有8家媒体的10名工作人员收受了"封口费",分别受到了法纪的惩处。这一事件具有非常典型的意义,需要引起新......
山西省干河煤矿发生矿难.事故发生后.煤矿管理者不但没有及时向上级报告.反而为风闻而来的各地记者发放“封口费”.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
<正>我国新闻逐渐摆脱了过去"报喜不报忧"的习惯,"负面新闻"多了,于是有关"负面新闻"的理论和实践困惑也随之而生。......
当事人为了隐瞒某些违法行为或事实而给知情人一定的物质利益作为"封口费"。由于这种行为可能涉及刑事犯罪,或者其先前行为可能违......
<正>一备受关注的2008年山西煤矿矿难封口费事件曝光后,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次事件中,真正市场化程度......
<正>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是记者戴骁军惊险地按下快门,将众多排队领封口费的记者们形象地展现在人们眼前,山西霍宝干河煤矿矿......
近年来,"封口费"事件屡禁不止,不仅损害了记者的形象和媒体的公信力,也损害了民众的知情权和利益。要彻底根治这一弊病,必须解决如......
<正>德国历史上最大的商业贿赂案被撕去遮羞布到过爱尔兰根(Erlaflgen)的人都对她印象深刻。这座德国南部的美丽小城,四处是金黄的......
1931年6月中旬,大上海曝出一桩官场丑闻:国民政府交通部长兼大夏大学校长王伯群年已46岁,娶有一妻二妾,却又利用权势软硬兼施,娶本......
本文以山西"封口费"为案由,对"封口费"现象与记者的"有偿不闻"进行探讨。分析"封口费"现象的实质是"有偿不闻"。进而从新闻的真实......
<正>英国的《泰晤士报》在19世纪已经很有名气,被视为舆论权威;主笔辞职后,往往被吸纳为内阁成员,很有面子。新闻界自诩记者是"无......
去年9月,山西霍宝干河煤矿发生一起死亡矿工1人的责任事故后,矿方为隐瞒事故,以各种名义发放“封口费”。仅仅两天时间。23家“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