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木通相关论文
近20多年来,人们对马兜铃酸可引起肾脏的损害已逐步有所认识,但在10多年前,这类病例报道较少,而且缺乏临床和病理分析,故一直未能......
目的:探讨不同品种川木通和小木通不同极性提取部位的利尿作用。 方法:采用自行改进的小鼠代谢笼法进行利尿实验。 结果:不同品......
目的:川木通系毛茛科植物小木通Clematis armandii Franch.或绣球藤Clematis montana Buch.-Ham.的干燥藤茎。具有利尿通淋,清心除......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川木通的4种植物茎水解液中齐墩果酸的含量,结果为:小木通为0.0649%,粗齿铁线莲为0.0389%,钝萼铁线莲0.1063%......
对清淋胶囊中甘草大黄栀子川木通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研究,有利于中成药GMp规范的执行实施,有利于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指出,主要4味药......
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按中国药典的川木通薄层鉴别法对采集的11批川木通、白木通药材进行鉴别.结果表明,在上述川木通样品中均未检......
木通为具有清热、利尿、通乳的中药,通常使用的有关木通与川木通之分。由于20世纪90年代相继出现了马兜铃、关木通、青木香等含有......
采用微波辅助萃取-HPLC/MS法测定川木通中齐墩果酸的含量,并考察微波萃取单因素和水解条件对齐墩果酸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微......
木通属中药利水渗湿类药物,性苦,味寒归心,小肠,膀胱经,有利水通淋,泄热通乳之功效.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1]将关木通和川木通......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川木通中豆甾醇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97:3),检......
笔者在工作中发现,许多中药名称相似,而来源不同.据药典记载,五加皮分为刺五加和香五加,木通分为关木通和川木通,寄生分为槲寄生和......
为了提高医者临床用药水平,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我们将名称类似而临床上又决不能互为代用的常见中药品种论述如下,供医药人员参......
目的:研究川木通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按照《中国药典》川木通项下薄层鉴别方法以及改进的方法,对木通药材进行......
木通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具有利水通淋、泄热通乳、通络之功效,是使用较为广泛的一味中药。目前市场流通中所占份额最......
目的:掌握木通、川木通、关木通的鉴别方法,确保购进合格的原料药材,提升中成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从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薄层......
目的:比较研究小木通、绣球藤抗炎、利尿作用及急性毒性。方法:采用蛋清、角叉菜胶所致小鼠足肿胀模型;小鼠利尿试验;急性毒性试验。结......
<正> 木通是指关木通和川木通的统称。关木通系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manshuriensis Kom.的干燥藤茎;川木通系毛莨......
木通与通草在古代本草中长期混淆,明代首次将木通单列,近代形成川木通的名称并作为主流商品流通,文献考证表明,四川地区是川木通的......
研究了川木通中齐墩果酸的超声-微波协同萃取工艺。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探讨了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微波功率、料液比等因素对提取......
白附片与白附子,故纸与破故纸,白蒺藜与潼蒺藜,紫河车与草河车,蛤蚧与海蛤壳、五倍子,五加皮与香加风,川木通与关木通,大血藤与鸡......
最近,许多媒体报道龙胆泻肝丸中关木通致肾损害的消息,引起了较大关注,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对关木通及其制剂......
<正>笔者从事中药饮片验收工作多年,常遇到中药饮片混淆品、掺伪品甚至伪品。现将几种常用中药饮片快速鉴别的方法介绍如下。淫羊......
目的:为准确鉴定川木通药材,更好地控制其药材质量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用石蜡切片对川木通的基源植物小木通Clematis armand......
采用LC-MS与利尿活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寻找川木通利尿活性部位并确定活性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口服给予生理盐水负荷正常大鼠不同......
川渝地区不少医疗机构,医师及药师将《伤寒论》“当归四逆汤”里的“通草”以现行《中国药典》的通草或小通草处方、调剂,具实此“......
本文通过实验证明,白木通、关木通、川木通经口服、静脉注射对大鼠和家兔均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和促进电解质排泄作用,三药之间无显著......
对川木通近年来本草考证、资源现状、化学成分、品质评价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其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了较全面......
本实验选择了 RAPD 方法进行川木通类药材的分子鉴定,对100条随机引物进行引物筛选,选择其中多态性良好的5对作为 RAPD 引物进行川......
目的:深入探讨中国药典中川木通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的川木通薄层鉴别法对川木通药材进行鉴别,并针对薄层斑点分......
发热是指病理性的体温升高,是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反应,是许多疾病的伴随症状。由于小儿新陈代谢较高,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