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化相关论文
全球变化背景下生物多样性持续丧失,因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研究成为生态学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然而,到目前为......
过去几十年间全球出现大范围干旱化态势,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深刻影响,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挑战。然而,干旱化形成的机制仍然存在争......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不断加剧和人口迅速增长,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就当前形势而言,仅仅依靠自然降水已很难满足人类生......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带干旱区域,中亚地区在全球气候环境变化中产生巨大影响而倍受关注,亚洲内陆干旱化是晚新生代以来全球气候恶化......
针对自然灾害风险的有效期评估问题,分析了其面临的影响因素的确定、有效信息获取、多影响因素的综合效果评估3个关键问题,进而采......
摘 要:本文研究了气候变化背景下近50年北方农牧交错带干旱化特征并对其变化趋势分析,研究表明:北方农牧交错带平均年降水量371.4mm,近......
从自然历史角度看西北地区水资源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干旱化的问题,干旱化历史也反映了水资源的演化历史,研究西北地区古气候......
气候变暖、干旱化和荒漠化导致了自然过程极端事件的增加.本文认为气候变暖、干旱化和荒漠化过程作为整体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生态平......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我国干旱事件发生的趋势具有诸多不确定性.基于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中6个GCM模式的未来气候......
过去对北非和中国干旱区140 ka BP来环境演化的初步对比表明,两地的干旱度在万年时间尺度上基本同步。这种关系是否也适用于全新世......
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武威黄羊镇及高原东南缘的川西甘孜黄土剖面同时记录了250kaBP前后一次显著的干旱化事件,前者表现为风尘粒度变粗......
天山北坡海拔2400~700 m间不同高度的地貌面上分布大片风成黄土,是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同源异相沉积.黄土在沙湾和石河子......
青藏高原正北缘河西走廊山前凹陷带玉门老君庙剖面13.0~2.21.Ma期间的孢粉记录研究揭示出:早在13.0~11.15 Ma,该研究区生态环境已为......
利用月降水及月平均气温资料,计算了中国区域地表湿润指数、Palmer干旱指数和反演的土壤湿度,通过对上述3个指标及降水变化特征的......
利用CRU(Climatic Research Unit)的全球格点月降水及月平均气温资料,通过计算地表湿润指数分析了1951~2002年全球干湿变化趋势.重......
根据关中地区宝鸡、咸阳、西安和渭南四市的38个气象站点的1957-2000年降水量的测量纪录,将关中地区东、中、西三个部分春、夏、秋......
基于对西北地区大开发的关键性难题与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不良倾向的讨论,认为大开发的实施需要在系统科学思维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资......
基于松嫩平原16个农业气象站1980--2005年作物生长季的旬土壤湿度、月气温和月降水量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研究区表层(0~3......
运用气候变率、线性回归、因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1975-2005年陕北农牧交错区降水、温度变化进行分析,得出气候暖干化趋势显著的结论......
利用河南32个代表站1951~2002年降水量资料,分析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省年降水资源和水资源的变化趋势以及对旱涝灾害的影响.结果表......
成壤过程中形成的细颗粒的软磁性矿物被认为是导致古土壤磁化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但近来的研究表明,在一些地区,尤其是靠近沙漠边缘......
摘要晚新生代C4植物扩张是地球环境一生态系统演化的重要事件,重建C4植物地质演化历史是认识新生代地球气候变化、全球植被演化和大......
分析了内蒙古地区水分亏缺的现状,并指出造成我区水分亏缺的原因是:自然降水总量少且分布不均,降水变率大.由于气候变暖、太阳辐射......
中部干旱带地处宁夏中部,属于西北内陆,处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全年大部分时间受西风环流的支配,北方大陆气团控制的时间很......
着重讨论第三、第四纪以来,特别是人类历史记载以来自然干旱化进程是缓慢而深刻的并且是不可逆转的等问题.进一步认识西北和华北北......
利用中国100E以东139站1951~1999年逐月反演的土壤湿度资料(0cm~100cm, 共11层),重点分析了中国东北、华北和西北东部三个地区的土......
简单介绍了吉林通榆"干旱化和有序人类活动"长期观测实验,该实验站同时也是国际协同加强观测计划(CEOP)的地面观测站.分析了2002年......
由于全球性气候变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黄河源区干旱化趋势加剧,出现大量中、小型湖、塘干涸,草场大面积退化和荒漠化,沼泽湿地......
1若尔盖高寒沼泽退化旱化现状20世纪30年代以前,本区仍保持着大量的无人区或半无人区原始沼泽景观。由于自然因素的作用和人类活动......
利用能够代表陇东气候类型的三个代表站1971-2005年月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该地地表湿润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地表湿润......
太行山前平原是中国华北平原的高产区域,多年平均530 mm左右的降水量不能满足一年两熟(小麦- 米)作物生长的需要,必须补充灌溉,灌......
青藏高原由于其地势高亢、幅员广阔、气候寒冷、空气稀薄、土地珍贵而被称为"地球第三极",这是在高寒地理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独特的生......
对Sahel地区气候及环境变化的研究,对理解和加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许多相关问题有较好的借鉴意义。Sahel地区的干旱化持续了近30年......
基于黄土高原风尘堆积的岩性和磁性地层研究 ,计算了晚新生代黄土高原风尘堆积速率变化 ,并与深海沉积记录的粉尘通量变化对比 ,初......
湖泊沉积在重建陆地古气候环境演化序列,进行区域和全球对比研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位于东亚季风边缘的腾格里沙漠,不仅存在......
利用阿尔山市1956-2007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气压、风速等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1956~2005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变化情况.重点分析了197......
通过对辽西北牧场泥炭层孢粉含量分析 ,结合14 C及辽西北地区其他地质记录 ,初步重建了辽西北地区全新世中期以来 ,即 5 0 0 0aBP......
用EOF、PDF和场相似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近20a来西北地区东部夏季代表月份干旱化与天气体系演变的关系.指出夏季代表月份东亚......
利用京津冀地区22个气象站1960年到2010年逐日的气象要素观测资料,采用彭曼公式计算该地区近50年逐日的潜在蒸散量。在此基础上,利......
利用水文气象等环境资料,分析近50年来河北省干旱化特点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该省气温显著升高,降水持续减少,湖淀干涸,湿地严重萎缩,河......
过去半个世纪,中国经历了北方的"西湿东干"和东部的"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格局。近十几年来,这种降水长期变化的分布格局是维持还是发生......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1961~2000年中国160个测站降水量和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采取线性趋势变化、相关和水汽输送等分析方法,揭示中......
亚洲内陆干旱化是全球新生代大陆环境变化中最引人瞩目的重大事件,与新生代全球变冷和青藏高原隆升密切相关。文章通过对甘肃临夏盆......
临夏盆地毛沟剖面高分辨率粒度记录研究表明,29—7.4Ma间,临夏盆地的占气候一直保持相对稳定,而其中短暂的沉积相的改变是盆地对该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