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文相关论文
文章从汉字字法的视角分析合文的基本间架结构,并基于字体结构关系确立合文设计的创意方法。利用汉字字法中非对称关系,基于格式塔心......
【正】古文字发展到战国阶段,由于种种原因,书写风格多样,形体异态纷呈,都达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合文最能体现这种特点。战国楚系......
青铜器中带有“孤竹”铭文的 ,今知共有 6器 7铭。关于“孤竹”的考认 ,李学勤先生已撰二文。若关于“孤竹”的考认不误 ,则据《史......
《孟子·告子下》的一处断句问题郑千里《孟子·告子下》所记孟子的一段名言,历来的断句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
本文探讨甲金文朕字构形的历史取象,揭示它的象征意义。笔者于90年代曾两度论述此字形的参照物,惜未能就其偏旁构件(舟)提出解说,逼得一再......
河南省温县武德镇西张计村,在古“州城”外有一处东周盟誓遗址~①。1980年,笔者发掘该遗址,在探方一的2号长方形土坑(坎)中,出土了......
“自言長官如靈運”白文古玺(图12-24)。“自”字是春秋吴越文字。“言”字用的却是秦文字结构,还多了一横。“言”,甲骨文从舌,上加一......
中国的文字系统,起源于何时,至今还不能断言。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上偶见一些符号,可能即是当时的文字。至少大汶口文化的一些陶文,例如......
吴良宝博士编纂的《先秦货币文字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作为钻研先秦货币的青年学者,此前已出版有《中国东周时期金属货币......
大家都听说过“画龙点睛”的故事吧,人们常说:眼睛有神龙会飞,标题有神文添彩。考场作文简洁、新颖、生动、切合文意的标题,常常会赢得......
“焉”在古诗文中用法多变,在句子中的位置也颇为灵活,且属于虚实兼类词,常常出现几种用法似乎都能讲通(实际上不符合文意)的情况。这无......
戎生编钟一组8件,153字(其中合文1,重文9),为保利艺术博物馆所购藏,著录于《保利藏金——保利艺术博物馆精品选》(岭南美术出版社1......
《考古》2014年第5期所载杨琳先生《论先秦一车驾三马之制》一文(以下简称“杨文”),结合典籍、出土文献和考古发掘的车马实物、图......
1979年山西出土的叔向父为备簋,铭文15字(《集成7.3870》,见附图一),有专家作过考释,释文如下:叔向父为备宝簋两,宝鼎二,宿孙子宝......
本文通过对出土商代文字字形的分析考察,吸取“六书”说的合理成分,先总体上把文字的字式归纳为表意、假借和形声三种,再试归纳出......
1はじめに葉菁(2003)は、『新編日語2』(周平他1994以下『新編2』)における受動文の説明について、受動文の特徴や使用上の注意点......
“(程)”见于贵州清水江契约文书,是由“(禾)”和“呈”构成的合文,“(禾)”为数字“八”的筹算数码,“呈”是“成”的借音字.“(......
從位置上的“一個字的位置”、字數上的“兩個或多個字”,意義上的“固定詞語”三個方面出發,綜合考察《殷周金文集成》中“合文”......
在商周甲骨金文中,“(U)、(U)、(叫)”这几个字每个都是单独的一个字,但在句子中却分别都是两个词,也就是一个偏正性的词组,我们称......
“”起初当是“文”(即“纹”)“艮”(即“银”)二字的合文,从清乾隆十六年(1751)开始,这种用法便盛行于贵州契约文书中。至民国二年(1913)始......
合文是汉语古文字常见的现象。合文从甲骨文时代就已经产生,秦汉时期逐渐减少,最后归于消亡。系统研究古文字中的合文,对了解汉字......
【考点解说】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的“信息”要指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息、情报或代表某些信息的词、符号、数据、图形等。综观近年......
仿写句式是高考考纲中明确规定的必考内容之一。从近几年的题型看,仿写类型有话题式仿写、嵌入式仿写、续写式仿写、自由开放式仿写......
车王府是清代外蒙古喀尔喀赛因诺颜部亲王车登巴咱尔的府第,其所收藏的影词写本是研究语言、文字及民俗的重要材料。通过对影词写......
阅读教学需要学生思维与情感的深度参与,文言文阅读亦是如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依然能看到这样的文言文教学状态:按照作者介绍、......
合文性质的汉字标志设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具一格的艺术特点。合文在汉字标志设计中的应用技巧包括文字的部分共用、文字的......
执教国标版三语文上册第11课《第八次》,因为是上学校公开课,因此也稍重视,除了上网搜寻外,还精心思考了各个环节的处理与衔接,想象着课......
邓章应先生《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产生与发展》是2012年5月出版的一本文字学理论著作,该书以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为材料,着重......
合文是古汉字中较为常见的现象。文章以《甲骨文合集》第五册—第八册为例,在对其中的合文进行穷尽整理的基础上,统计了合文的数量......
"一字重音说"是章太炎先生所创学说.此说提出之后,学术界至今尚未作出充分的认证.本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原则,并重点根据<说文......
本文从形体结构方面,对甲骨文合文、金文合文及战国文字合文进行了分类,并主要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比较,具体分析了各时期......
2017年8月27日,由光合文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合文旅")主办的食品休闲小镇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
唐德甫同志在《“其必曰”中的“其”究竟如何解释》(见《语文知识》1992年第7期)一文中否定了“其必曰”中的“其”作人称代词“......
"合文"是汉语古文字中常见的现象。"合文"从甲骨文时代就已经产生,秦汉时期逐渐减少,最后归于消亡。系统研究古文字中的合文,对了解汉......
文[1]给出了椭圆焦点弦的一个优美结论,受其启发并结合文[2],笔者将两焦点替换为两对称点进行探究,发现椭圆两条弦端点处的切线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