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孢菌相关论文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是我国近年来北方地区发生严重的一种新病害,在一些地区其危害已超过了大、小斑病。四川也发现了玉米弯孢菌叶斑......
用弯孢菌粗毒素诱导处理抗病和感病玉米品种沈试 2 9和掖单 13后 ,结果发现 ,相同浓度毒素处理不同时间后和不同浓度毒素处理相同......
经分离接种鉴定 ,近年来在陕西关中等地玉米产区发生的一种不同于大、小班病的叶斑病为玉米弯孢菌叶斑病 ,病原菌是 Curvularia lu......
通过国内玉米骨干自交系和广泛种植的玉米品种的筛选 ,确认用自交系京135,78599 -1,Mo17,吉477,C8605,E28,478和黄早4作为玉米弯孢......
杀菌剂对玉米弯孢菌抑制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代森锰锌对弯孢菌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其致死中浓度最低,EC50分别为1.8......
为了探明玉米弯孢菌黑色素性质及其在致病性中的作用。利用酸碱沉淀法提取了玉米弯孢菌胞内及胞外黑色素,并分别采用紫外光谱、红......
[目的]研究木霉菌发酵液蛋白对玉米弯孢茵叶斑病的诱导抗性作用。[方法]对玉米叶片离体病斑大小进行比较和经活体诱导后检测抗病性......
弯孢菌已成为危害作物产量和人体健康的一种致病性真菌。由弯孢菌引起的玉米叶斑病病害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与质量。该病害也开始......
以不同致病类型玉米弯孢菌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在温度、pH值、碳源、氮源利用和光照等条件下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致病类型玉米弯孢......
田间调查表明,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可随种子远距离传播,玉米品种间感病性有差异,病残组织可在四川省田间自然越冬,多雨、高温、高湿有......
在田间自然条件下,弯孢菌叶斑病的潜育期为4~5 d,持续显症时间为8 d.品种与生育期对潜育期影响较小.温度是影响潜育期的重要因子.影......
本文通过提取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病原菌蛋白质,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用不等弯孢菌、玉米小斑病菌、玉米圆斑病菌和玉米大斑病菌(与弯......
伟科702是2009年引入长葛市的试验示范玉米新品种,具有高产、耐密植、抗倒伏、耐旱、抗病等优势,2012年通过国家三大玉米主产区审......
本文报道了弯孢菌引起的变色米的症状,弯孢苗的种类及其对水稻的致病性。变色米的症状,因水稻品种、弯孢菌种类和接种方法而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