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类型相关论文
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end.f.sp.tritici Eriks.&Henn.)引起的条锈病是威胁我国小麦安全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种植抗病......
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是糖尿病单基因致病类型。在最新的糖尿病分型中把其列为特殊类型糖尿病,属于β细胞遗传缺陷疾病。线粒体糖尿......
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属于典型的土传维管束病原真菌,其引起的黄萎病是威胁我国棉花生产的头号病害。近年来,随......
选用9个自交系材料作为玉米灰斑病致病性分化的鉴别寄主,对采自吉林省不同地区的14个菌株进行致病性分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菌株......
本试验利用44个已知小麦抗叶锈近等基因系对1981~2004年间来自我国不同省份的346株小麦叶锈菌进行致病性苗期鉴定和毒性基因分析,结......
棉花黄萎病菌根据引起的症状类型和分子生物学特点,可以分为落叶型黄萎病菌和非落叶型黄萎病菌,落叶型黄萎病菌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
近年来,北疆特早熟棉区又有强致病类型和落叶型黄萎病病原菌侵入,使棉花的安全生产受到了很大的威胁。为此,2006年在石河子农八师......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
为明确2011-2012年度云南、四川、青海、陕西、甘肃和河南小麦叶锈菌的毒性特点,用31个近等基因系或已知抗病基因品种为鉴别寄主,......
利用已知抗叶锈病基因的小麦近等基因系(或单基因系)作鉴别寄主,监测来自山西省3个不同小麦生态区11个县(市)的92份叶锈标样.在发......
从新疆北部石河子棉区分离纯化得到15个棉花黄萎病菌菌系,对其生物学培养特征、致病力、致病类型以及ISSR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菌株......
[目的]为小麦抗病品种的培育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小麦抗叶锈近等(单)基因系及已知基因的品系作为鉴别寄主,对2008年采集自......
研究分析山西省小麦叶锈菌群体的毒性基因频率结果表明,毒性基因V19、V24和V38出现频率较低,分别为5.8%、11.3%和0.0%,其对应抗性......
小麦锈病的发生是由于小麦品种与锈菌群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结果,弄清小种消长动态及其致病性特点,对于指导抗锈育种、抗病基因......
【目的】建立一种能从棉花植株中快速检测黄萎病菌致病类型的方法,为黄萎病菌致病类型的大面积普查打下基础。【方法】利用Dneasy P......
由湖北省稻瘟病的常发区崇阳县和远安县分离得到301个稻瘟病菌的单孢菌株,从其中挑出52个进行致病类型测定。结果表明:52个稻瘟病菌......
【目的】研究新疆北疆棉区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类型、培养特性及致病力分化。【方法】从北疆主要植棉区采集棉花黄萎病病株,利用大......
对1998~2001年采自山西省10个县(市)的119份小麦条锈菌标样进行生理小种监测的结果表明:目前山西省小麦条锈菌的优势生理小种和致病......
采用40个鉴别寄主在苗期对2007年采自中国四川、湖北和陕西省小麦叶锈菌菌株进行致病性鉴定及毒性基因频率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四......
为明确小麦叶锈菌的毒性基因谱,对2003~2004采自我国的117株小麦叶锈菌菌株进行了致病性鉴定及毒性基因分析。结果表明:2003—2004年,1......
用RAPD-PCR技术,对采自新疆各地的27个棉花黄萎菌株的遗传分化及致病性进行了研究.从12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1个随机引物,共在204......
采用温室离体叶片接种法,以平均病斑直径(AD)为抗性评价标准,选用3个抗感反应不同的烟草品种对18株不同地区的烟草靶斑病菌的致病力......
对采自山西省的110株小麦叶锈菌菌株进行了致病类型鉴定及毒性基因分析。结果表明,110株小麦叶锈菌被划分为43个致病类型,其中,优......
中国是世界上小麦条锈病最大的流行区之一,也是限制中国小麦生产的最严重病害之一,特别是当条件适于其发生时会造成巨大的产量损失......
棉花枯、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中的两大土传病害,对棉花产量威胁很大.近几年由于当地大量的从外地调进来带病的棉种,使枯、黄萎病逐年......
2003~2004年采自云南省中部地区的主要生产品种和重要抗源上的小麦条锈病标样52份,其鉴定结果基本反映了本年度云南省中部地区小麦......
解脲脲原体(Uu)菌落微小,直径仅有15~25μm,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并被认为是非淋球菌性尿道炎中仅次于衣原体的重要病原体[1]。研究......
以不同致病类型玉米弯孢菌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在温度、pH值、碳源、氮源利用和光照等条件下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致病类型玉米弯孢......
小麦条锈菌新小种的产生并成为优势小种是造成品种抗锈性丧失及历次条锈病大流行的先决因素.为了系统监测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的变......
90年代末,作者首次对我国秦岭林区落叶松-杨栅锈菌的致病性及生理小种分化进行了研究,并初步将其划分为3个生理小种[1].2001~2003年......
【目的】了解近年来南疆棉区黄萎病扩展动态、病菌致病类型和致病性分化及品种抗病性检测情况。【方法】以阿克苏地区第一师棉区为......
我国棉花黄萎病的致病菌是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由于其致病性分化明显,变异性强,给防治造成较大困难.国内外一......
采用鉴别寄主法和特异性引物PCR检测技术对采自新疆南部(南疆)棉区的36个棉花黄萎病菌菌系进行检测.以期明确其病原种群致病性分化及......
对2008年来自江苏的37个棉花黄萎病菌菌株进行了培养特性及致病性分化监测。根据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时形成徽菌核的多少,菌株可分为3......
本文对50个西瓜枯萎病菌株,(其中46个来自河北省石家庄、保定、唐山等12个西瓜种植区的代表菌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RAMS(Random a......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植棉区,近5年棉花黄萎病发展更为迅速,出现了爆发式的发展态势,严重威胁到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亟需明确黄萎病菌(......
将天津市5个地区采集的20个茄子黄萎病致病菌——大丽轮枝菌菌株,在6个茄子品种上做致病类型的测定。结果表明,各菌株的致病力可分为强、......
从安徽合肥、蚌埠、长丰、和县等市、县的番茄、辣椒、草莓、葡萄等发病寄主上分离鉴定获得18个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菌株,采用......
为监测小麦病菌毒性变异,指导抗病品种选育和大面积布局,2005-2010年在四川阿坝、甘孜、凉山等小麦条锈病菌越夏区以及盆地内冬春......
为了明确不同寄主来源大丽轮枝菌培养性状的差异及致病类型的分化,本研究对分离自6个寄主的8个大丽轮枝菌菌株通过PDA培养性状、产......
将从黑龙江‘龙粳17’、‘吉特639’和‘垦稻10’病田中分离的9、8、8个稻瘟病菌菌株喷雾接种到4套鉴别寄主上,结果表明,中国稻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