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相变相关论文
近二十年来,有关原子核形状相变的研究得到了普遍关注。其中,由Iachello教授引进的临界点对称性方法开辟了解析或者半解析描述原子......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含了格点量子色动力学(Lattice QCD)与原子核配对壳模型(SDPSM)两个领域。
有限温度有限密度QCD,特别是QCD......
本文在相互作用玻色子费米子模型框架下,对奇质量原子核中的形状相变和形状共存现象展开了平均场研究。在玻色子核心耦合上一个j=11......
本文通过构造一个一般形式的哈密顿量来研究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长椭球到扁椭球的形状相变.与传统描述这一相变的哈密顿量不同,此......
采用E-GOS方法对质子数在Z=72-78区的偶偶原子核170-184 Hf,170-184W,170-192Os和176-192Pt的集体运动模式和形状相变进行了研究.......
γ射线能量-自旋曲线分析方法指认:^80Sr核的yrast带存在从U(5)振动基态到O(6)γ-软转子基态的结构相变;借助微观sdIBM-2方案和实验单粒......
近年来,人们对于过渡核的形状相变问题十分关注,文[1]利用系统比较每一同位素核链的实验壳能随中子数的变化来研究形状相变,确定了一些核......
采用E-GOS方法对质量数在A=80区的偶偶核^70-80Se、^72-84Kr和^78-86Sr偶偶核形状相变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在低自旋时^70,72Se......
采用E-GOS方法对质子数在Z=72—78区的偶偶原子核170—184Hf,170—184W,170—192Os和176—192Pt的集体运动模式和形状相变进行了研......
本文采用E-GOS方法对^78-86 38Sr偶偶核形状相变进行了研究。计算实验数据并做出了七个核的E—GOS曲线.......
本文采用E—GOS方法对偶偶核96~104^ 44Ru形状相变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这些核素都是U(5)-Su(3)的过渡核,且都趋于U(5)极限。单粒子激发对区......
简要回顾原子核形状相变研究的现状,并将相干态理论与角动量投影方法相结合,在不区分质子玻色子和中子玻色子的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
本文首先概述了一些主要的原子核结构模型,然后介绍了相对论平均场理论(RMF)研究现状,最后运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对原子核结构进行......
本文讨论了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IBM)中原子核的三轴形状相变.对原有计算程序进行了优化和扩展,并利用该程序研究了含三体项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