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日升相关论文
1689年,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等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使中国东北边疆获得了150多年的安宁。然而,在中俄......
<正> 近人谈及西洋乐理之最初输入,大都言归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由康熙钦定成书的《律吕正义·续编》。而一部成书时间比《律吕......
绘制“皇舆全览图”宫廷中另有两位神父,名为徐日升和苏霖,他们将身边携带的测绘仪器进献给康熙,康熙不仅常常在御花园使用这些仪......
西洋乐器早在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人耶稣会教士利玛窦来中国传教就带入了中国,不过那只是一架“古钢琴”而已.而大量的西洋乐器传人中......
2008年是葡萄牙传教士徐日升逝世300周年纪念。徐日升精通天文、音乐,遵守“利玛窦规矩”,参与“中俄尼布楚条约”的谈判,深得康熙皇......
<正>1706年,武英殿总监造赫世亨得到康熙皇帝的圣旨,要他去找巧克力。于是,他找到罗马教廷派来的特使铎罗,向他要了150块巧克力。......
<正> 公元1689年9月7日(清康熙28年7月24日)清政府首席代表索额图与俄国全权大臣戈洛文在尼布楚(今苏联涅尔琴斯克)签订了《中俄尼......
【正】康熙二十八年(1689),清王朝和俄国政府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国和俄国的东段边界.它的诞生标志着“一个平静的纪......
张诚(Gerbillon,Jean Francois,1654—1707),法国耶稣会传教士,字实斋,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受法王路易十四派遣赴华,次年初到达北......
文章试图探讨来华葡萄牙耶稣会士徐日升著述的《律吕纂要》的内容来源,认为:德国著名学者阿塔纳修斯·基歇尔与来华耶稣会士的交往......
<正> 中国之正史,向以“天文志”、“律历志”、“乐志”最为难读。作为《清史稿·乐志》“母体”的《律吕正义》,也是如此。难读......
<正> 本文所指的西洋(或称西方),在概念上,并不包括汉唐所称的西域。唐代的胡乐,也称来自西方。但这只是西域的代称,是泛指新疆、......
本文根据康熙年间中俄双方的客观形势的对比 ,根据中、俄关于尼布楚谈判的评价 ,对西方传教士徐日升、张诚等在参与中俄《尼布楚条......
<正>清代朝廷重视档案管理,建立了积累保存档案的管理机构,设定了收藏利用档案的管理制度,库藏宏富,制度完备。一、主要的档案管理......
<正> 1689年9月7日签订的《中俄尼布楚条约》,距今整整三百周年了。这个条约是中国与俄国在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和平谈判而订立的中......
【正】 张诚,字实斋,又名让·弗朗索瓦·热比隆,由法王路易十四派遣,于1687年来我国传教。张诚博学多识,尤精于数学,被康......
1998年4月23日《北京晚报》刊载的《康熙皇帝的算草》一文中有下面一段话:康熙帝学习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爱读中国的四书五经、史乘、诸子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