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阳相关论文
近代医家论治冠心病多从活血化瘀、化痰通络等法,而心阳在心系病证甚或胸痹心痛病的论治中已有重要地位。认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与......
介绍了刘晓萍主任医师从心论治小儿汗证的经验。刘老师根据小儿汗证的病因、病机,将本病分为两型:心阳(气)虚型治以补益心阳、固表......
张心阳说得好:“‘是人’是‘做人’的前提,一个懂得自己‘是人’的人往往也会懂得别人也‘是人’,他就会尊重别人的权利和选择,这是对......
药物组成及用法: 海藻60克洗净阴干,黄药子60克共为细末,一日三次,每次饭后用黄酒(或开水)冲服1.5—3克。若患者素往心阳妄动,复......
本文作者根据现代医学有关心表的理论特别是血流动力学理论,时《伤寒论》中有关心表的证治进行了探讨,突出地论证了整体观念和辨证......
高辉远临证创拟新方采摭于有山(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050082)王发渭(解放军总医院100039)关键词:名老中医;胸痹;消渴;水肿;痹证;方药[师徒简介]高辉远,男,1922年生,湖......
炙甘草汤源于张仲景《伤寒论》,主治伤寒后脉结代、心动悸。本文为治心阴心阳两虚、双补气血之名方,并在《千金翼方》易名为复脉......
精神调养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静,想办法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最好能做到含而不露。除了重视保持精神上的安静以外,还要学会及时调整不良......
症状:气短、自汗、胸闷、胸痛、面色苍白、浑身乏力。 方法1:西洋参3克、炙甘草2克、黄芪10克,煮水喝。 方法2:艾灸内关10分钟,大......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重,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逐渐成为临床常见病。基于目前中西医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不同治疗方案和......
自拟益心散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齐绍平,克金正(河南省宝丰县中医院467400)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由于窦房结伴或不伴心房的病变而产生心律失常......
【正】1善调养通气血立夏过后,温度逐渐攀升,人自然会烦躁上火,食欲也会有所下降。夏季的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
我国中医养生理论认为,夏天是阳长阴消的时期,夏天主长,万物茂盛,心气内应。故夏季养生应以养心为主。 在人体的所有器官中,只有拳头......
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小满之时,由于日长夜短,气温渐高,所以人体新陈代谢也变得旺盛,消耗更大,很容易产生疲劳感,引发便秘、口......
天气炎热,我们身体出汗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然而,对于一些人而言,即使气温舒适,稍微一动就大汗淋漓,或者上半身汗很多,下肢却一点汗也没有,那......
心肾为“水火阴阳之主宰”。肾阴升济于心,心阳降交于肾,如此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不但维持着心肾两脏之间的阴阳动态平衡,同时,对......
五月小满节气过后,夏季马上就接踵而来。夏季既要养心,更要清心。清心是养心的第一要诀。心为火脏,主血脉,以阳气为用,烛照万物,凡......
为什么要午睡 美国加州心理学家、《午睡吧!改变你的生活》一书的作者萨拉·布雷克里博士表示,午睡不用花一分钱,也无任何副作用,可......
"取类比象"是指将事物的性质和作用相类比,而得出不同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是中医学"整体观念"的一部分,是中医五行学说形成的基础.五......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本文简要回顾并总结了历代医家关于抑郁症的基本认识及其存在的问题;规范了中医学关于阳气、心阳、心神的基本含义及其辩证关系,强......
祖国医学认为脏腑之气是脏腑活动的源泉,心气即为心的一切生理活动的源泉。心阳是建立在心气的基础上附加温煦之功而称之为心阳,心......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指有效心搏每分钟低于60次的各种心律失常。临床常见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逸搏或逸搏心律、房室或......
<正>心阳是宏观上鼓动气血运行周身的动力,心阳随气血外达而温煦四肢百骸。一旦心阳因某种病因导致上述功能受阻,则出现心悸、胸闷......
时下清热药盛行,长期服用多损阳气。笔者临证先辨阴阳,阳虚患者论治,逐渐形成"重脾肾阳气、重一气周流"的思路,治病多以一气周流理......
<正> 刘某,男,52岁,工人,1980年3月15日就诊。患者于1975年初开始多寐,睡意频现,难以控制,屡治不愈,近一月来经常嗜睡,发作前先感......
脏腑精气阴阳各自的概念、作用及其逻辑关系,中医理论及临床方面的教科书中虽然提及,但没有详细而明确的论述,致使某些中医专业的学生......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中"暴"可作"大"解;喜怒并无阴阳属性之分,怒非属阴,喜非属阳;阴非为血,当指肝阴;阳非为气,当指心阳。五脏的精......
本论文从肺阳行津与心阳行血之间的相互为用关系,探讨了肺主行水与心主血脉的生理病理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肺气与心气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