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却相关论文
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宠儿》讲述了奴隶制及其余毒对黑人造成的肉体和心灵的创伤,但莫里森所强调的并非仅仅是苦难和创伤本身,更为......
乔纳森·萨福兰·福厄是一位书写记忆主题的当代美国犹太裔作家,他为数不多的几部力作中均能搜寻到记忆的痕迹。他的小说创作灵感......
期刊
美国历史上的黑人奴隶制,给美国黑人带来的深刻创伤,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过深刻的表达,而美国黑人女作家却以其独特的视角,以魔幻现实......
夜凉如水,灯光晕黄,杯中的香茗散发着氤氲的雾气,正是展卷而读的时候.我手持钦鸿、潘颂德两位先生编的《范泉纪念集》(中国三峡出......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爆发,旋即波及全国,满清统治被推翻,中国千年帝制也随之终结.在这场载入史册的大起义中,有一个安徽人,名......
15年广播电视记者生涯,我写过上千篇的稿件,采访、谋篇过程中,有苦有乐,有酸有甜,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大多都因"新闻"的兴奋而忘......
看了标题你可能会有些疑惑,我们经常会在形容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时说参差(cen ci)。“参差”怎么会被忘却了呢?如果我再讲一句诗,你......
二战中纳粹德国针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是犹太民族史上难以抚平的一道伤疤。许多幸存者在战后仍然挣扎于大屠杀的痛苦记忆中,他们和他......
本文分析了四种对待过去的创伤性记忆的模式:对话式忘却、为了永不忘却而记忆、为了忘却而记忆、对话式记忆。对话式忘却是被过去......
《伤逝》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忏悔文,而是"为了忘却的纪念",涓生与子君的爱情亦非世俗男女之情,子君对涓生的意义更多的在于空虚中新......
“义岩别祭”是韩国为祭奠在壬辰战争(1592-1598)中殉国牺牲的民族英雄论介而举行的纪念活动。朝鲜时代,论介的个体经验存在于国家......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70年前,年轻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唱着军歌入朝参战。而今,这些当年的小伙子......
"知识青年"是一个具有明显时代印记的名词。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支边下乡、接受再教育的千百万青春少年已变成两鬓斑白,然而,他们......
电影《同桌的你》以一种怀旧的形式向青春致敬。作为一部80后的青春电影,虽然从拍摄角度来看不能称为上乘之作,然而故事却迎合了大......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是迟子建的一篇近作,是一篇影射现实的优秀作品,更是她心路历程的某种反映,是为了忘却的纪念。......
本文以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情书母题为关注焦点,首先勘察两起死亡事件分别作为写信动......
1945年日本战败至50年代末,满洲移民的自身体验处于失语与沉默的状态。但在60年代,全国满洲开拓纪念碑的建立、《满洲开拓史》的刊......
传统的黑人小说一般表现黑人在奴隶制压迫下的苦难和斗争,极少涉及黑人在被解放后这种历史对他们精神的钳制和他们为了走出这种历......
在《庄子》中,经过净化过程后处于虚静状态下的心灵,是人的精神和灵魂,它虚己待物,与自然相融。用虚静之心体道的过程就是艺术活动......
贾平凹用长篇小说《秦腔》展现了故乡的凋敝现状和乡村文化道德的一步步衰落,是为将要成为绝唱的农村生活所作的"挽歌",是对传统乡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