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竞合相关论文
冒名顶替罪中的“数罪并罚”条款,既不是注意规定,也不是法律拟制,而是罪数处断的指示规定。在由适用条件和处断规则构成的指示规定中......
法条竞合以特别法优于普通法为原则,想象竞合以重法优于轻法为原则,二者的法律后果、行为构造并不同一。我国也存在具有减轻依据的特......
个人信息权益、数据权益、信息管理秩序、数据安全秩序,是大数据时代下刑法保护的新兴法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保护个人信息权益,......
学界和实务界对法发〔2016〕32号中电信网络诈骗关联犯罪之罪数处理规定的理解不甚一致。利用伪基站发送诈骗信息是一行为同时触犯......
《刑法修正案(十一)》设立高空抛物罪之前,司法机关在处理高空抛物案件时受刑事政策的目的引导呈现出犯罪和重刑化倾向,设立后仍存在对......
司法实践中,“严重污染环境”的认定标准包含了被挑选的“人类法益的侵害表现”,而污染环境罪的公害性表现出一种投放危险物质罪所......
《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了催收非法债务罪。依据刑法条文规定,行为触犯本罪的同时有可能触犯敲诈勒索罪、非法拘禁罪等罪名。此时,正......
近年来,高空抛物对公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危险,牵连社会公共利益,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为保障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20......
学位
《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设立高空抛物罪,将高空抛物行为独立成罪,有效补强了刑法对此类行为的规制,体现了刑事立法积极预防的发展走向......
目前,我国在食品安全领域已经构建了由《刑法》及其修正案以及一系列司法解释组成的刑事法律体系,为维护和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依据。......
实践中涉及想象竞合的案件数量在不断增长,想象竞合从一重处断已成为犯罪分子减轻刑事责任的重要借口,但该原则忽视了被害人利益的......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犯罪分子利用网络进行犯罪活动的案件也在逐渐增加。这些网络犯罪中常常因为法律规定的不明确导致实践中在认......
近年来,涉及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刑事案件多发,但本罪在司法适用中存在诸多争议,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本罪行为方式的罪数形态问题......
在《刑法修正案(十一)》将高空抛物罪纳入扰乱公共秩序的犯罪类型之后,该罪的行为本质由先前的具体危险犯转变为抽象危险犯。对于这......
催收非法债务罪的保护法益不是公共秩序与民间借贷秩序,也不是公民的财产权利,而只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
目前关于想象竞合犯的三大处断原则均存在不足.对此,必须以全面评价原则与禁止重复评价原则为指导,以行为无价值、结果无价值、主......
目前审判实践在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认定中通过否认片面共犯成立进而采纳了本罪优先适用而非共犯优先适用的立场,导致了重罪......
期刊
《刑法修正案(十一)》的一大亮点,是在《刑法》第277条第5款增设了袭警罪。袭警罪的增设,回应了袭警犯罪案件不断攀升的现实和严惩袭警......
期刊
虚假诉讼和诉讼诈骗行为不能完全等同,两者的重合部分是在民事诉讼中行为人为原告的侵财型虚假诉讼.虚假诉讼行为由虚假诉讼罪来规......
德国作为法条竞合理论的原产国,相对我国而言,其对法条竞合的研究与实践颇为成熟。回溯法条竞合在“原产国”的发展脉络,并将其清......
所谓因果关系认识错误,又称因果历程偏离,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发展情况的主观认识与实际的因果进程不相符......
一直以来,杀人与伤害之间的关系纷繁复杂,难以厘清。而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是刑法分则中极为重要的罪名。区分故意伤害罪与故意......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犯罪与诈骗罪的区别在于,主观上是否存在真实的交易意图、客观上是否确实交付标的物完成交易;此外还需考察所交付......
关于继续犯与状态犯存在竞合的解决方案,目前理论上与实务中均存有较大争议,难以达致统一。囿于此现状,立足于不同的情状采用相应......
<正>【裁判要旨】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与集资诈骗罪并非对立关系,对于利用传销活动进行骗取财物的,在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
期刊
罪数形态理论一直以来是刑法理论中相对复杂的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犯罪的行为方式愈加复杂多变。当经济犯罪定罪处......
传授犯罪方法罪规制以语言、动作、书面等其他形式,教授他人具体犯罪方法的行为。设立本罪旨在打击向他人传授犯罪方法的犯罪分子,......
法条竞合的适用规则是法条竞合的核心问题,由于不同学者对法条竞合种类的划分不一,导致其主张的适用规则存有很大不同。在法条竞合......
环境作为人类生存的物质资料来源,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是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问题。随着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面临越来越严峻......
刑法中的违法所得应当限缩解释为犯罪所得,犯罪所得与组成犯罪之物、犯罪对象和违禁品尽管属于不同的概念,但可能会竞合在同一之物......
骗取贷款罪的保护法益主要是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安全,并需基于此合理界分骗取贷款罪与贷款欺诈行为的关系.根据刑法规定与司法解释......
所谓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其实施的“其他危险方法”行为可能导致危害公共安全的结果,仍然实施该危......
想象竞合犯是世界各国刑法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我国对想象竞合犯的理论移植于德日刑法,其中又主要参照日本刑法中的罪数论,并且基......
想象竞合和法条竞合是我国刑法领域中比较复杂的问题,此问题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二者的区分标准,很多刑法学者还是有很大的争议......
[摘 要]金融犯罪是一种经过精心策划、周密安排的预谋犯罪。目前我国刑事立法尚无判断罪数标准的明确规定,金融司法实践中常常出现......
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是我国现行刑法所规定的新型犯罪之一,它以持有作为认定行为人构成犯罪的行为表现方式,不同于传统上以作为和......
想象竞合是指行为人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其犯罪结果侵害两个或两个以上权益,触犯两个或两个以上罪名。想象竞合是一种与其他犯罪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