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篇相关论文
本文标题《大家都学感应篇》是援引自一本书的书名。这本书是由中央党校资深教授任登第先生推进,由中央党校教授策划并组织学者编注......
善书(或称劝善书)可以简单理解为教人趋善戒恶的书籍,是传统中国社会独有的文化构造,研究善书因此而有其意义。回顾近百年来中国善......
<正>书法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于2011年、2013年、2014年先后发布了《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育部......
<正> 道教书名,简称《感应篇》。作者不详。《宋史·艺文志》著录有“李昌龄感应篇一卷”。南宋绍定(1128—1233)年间,宋理宗命临......
<正>古籍图书和现在的新书不同,新书都有版权页,什么印数、版权、书价、出版时间等信息都有。可1949年以前出版的(1949年以后也有,......
<正> 《正统道藏》‘义’字一号至十一号、‘廉’字一号至十二号、‘退’字一号至七号,收入《太上感应篇》三十卷,李昌龄传、郑清......
《文昌帝君阴骘文》的论理观浅析李刚宋元时代,道教劝善书产生并流行于社会上,对中国社会的民俗及国民心理均产生很大影响。劝善书是......
<正>《太上感应篇》是修道的门径,从修道德、积阴德、炼心性三方面对我们的修行做出了指导,让我们明白是非、善恶。按照道教的说法......
<正> 打开矛盾《子夜》,就会看到一位封建遗老整日捧着本书念诵不已,到死也不放手,这就是道教劝善书的一种——《太上感应篇》。(......
<正>有这样一段描述仙人生活的语句:高山崖顶、白云深处、仙鹤飞翔、童子引路。这短短十六个字所描绘出来的场景,也许是我们修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