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修辞相关论文
辩证法是找寻真理的工具,而修辞是传播真理的工具.作为常规性国家对外翻译实践,十九大报告英译是以英语为语言媒介,面向世界开展的......
太清元年(547)四月,皇太子萧纲(503-551)作《马宝颂》献给梁武帝.李延寿《南史》作“《宝马颂》”.“宝马”、“马宝”看似只是词......
马基雅维利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人文主义者和政治家,也是一位伟大的修辞学家,其话语叙述和言语行为都离不开修辞作为支撑。......
一国在国际上的形象是“自述”与“他述”相互博弈的产物,很大程度上也是国际话语权竞争的产物.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新媒体为各......
自拉扎斯菲尔德对总统选举与传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之后,选举与传播的关系问题始终是学界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在国内,中国农村村......
国内官员媒介形象的研究多集中关注宣传报道中的官员,并探究其形成的刻板印象,而随着政治生态的变化、大众文化的兴起和媒介技术的发......
由于政治文化和审美心理的张力作用,文体矫正,即对政治修辞的审美矫正,在三十年代是一个突出的现象,并且是推动新文体诞生和审美范式演......
“邓玉娇事件”本是发生在偏远地区的一起普通刑事案件,随着公众的参与,舆论的扩大,使之成为2009年最火的舆情事件。不仅影响了司法判......
《青春之歌》虽以情爱叙事贯穿全篇,但在“十七年”的特殊时代语境下,非但没有受到太多指责,反而跻身红色经典行列.究其原因在于,......
公权力的核心是国家权力,而政治修辞是国家当权者行使政治权力、维持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手段.倘若公权力遭到了利欲熏心的个人或集团......
政治修辞不同于日常修辞,政治修辞主体(政治人)为了实现其政治修辞的特定目标预期,不仅需要围绕相关题旨在语言文字表达上经营努力......
高校"概论"等思政课所承载的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入心"教学,需政府、社会、学校等各方"合力"才能实现,其关键在于教学主导者理论认同......
在世界众多的学问中,政治学与修辞学可谓是两门最古老而又最年轻的学问,它们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与发展而存在.政治修辞学是......
言语是一种无形的武器,言语行为中的诉求就是这武器上的'准星'.本文以'9.11'袭击事件爆发之后,塔利班与美国的修......
“模糊”是语言的本质属性,政治修辞也不例外,“模糊”能够让语言的使用更富于表达力和交际性。本文从语用角度分析和理解“模糊”在......
政治修辞就是在政治权力运行中政治主体运用适当的政治语言和政治技巧从而实现某种政治目的的一种政治技巧和政治能力,并在政治权力......
政党文化的建构并非一蹴而就,而要经过政党因子积累、发展和转化的过程。作为政党文化的内核,党的最高政治思想一方面影响着政党制......
毛泽东超凡的政治修辞能力,鲜明地体现出他话语权力所产生的巨大吸引力和冲击力,可谓独步当代。今天的政治思想史研究,在经历了一个“......
作为一种社会修辞,中国当代文论近60年的发展过程中,话语策略呈现明显的标志性、断裂性,具体表征为政治修辞、审美修辞和文化修辞的交......
政治修辞与日常修辞有相同之处,但也有相异之处。日常修辞中经常有排比文本的建构,政治修辞中也有排比文本的建构。在日常修辞与政......
【摘要】本文以民间舆论场中四大门户网站于2013年11月27日至12月3日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专题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从主题、情景设置、......
主流媒体作为传播社会主流思潮的重要平台,在传播政府执政理念、推动社会发展、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引导舆论走向上肩负......
一国在国际上的形象是“自述”与“他述”相互博弈的产物,很大程度上也是国际话语权竞争的产物。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新媒体为各......
对外政策的制定过程受到国内政治、双边关系和国际政治等因素影响。此外,决策方的作用亦不容忽视——作为决策主体,决策方在认知和......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为顺应时代的要求和适应新媒体的发展,我国政府官员的媒介形象开始发生改变。近年来开始陆续涌现出“网红干部”......
政治演讲在美国总统选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从政治修辞的功能出发,以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获胜演讲为语料,从内容、词汇层面及......
政治人与自然人一样,在语言活动中都要讲究表达效果,为此就需要适应特定的题旨情境而选择恰当的修辞手法,建构有表达力的修辞文本......
中国封建旧皇朝多被视为由“统治集团”和“被统治集团”构成,即所谓“官/民对立”;其实,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皇/民对立”。关羽谥......
有关《韩熙载夜宴图》的真伪及其描绘内容,历来学界争论不休。本文从"语-图"互文的角度入手,参照历代史书有关记载,具体分析了《韩......
修辞是人类交际活动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只要是思维正常的人,都会为实现达意传情效果最大化而在语言文字经营上进行力所能......
承转是说写表达中先顺承受交际者之意,再暗转笔锋或话锋以呈露己意的一种修辞手法。在日常修辞与政治修辞中,承转手法的运用都很广......
<正>政治修辞是政治主体利用政治语言进行政治说服的能力与技术,目的是说服政治受众,达到政治主体的政治目标。完整的政治修辞包括......
<正>2012年11月29日,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及一个几代中国人和今天的国人共同讨论的话题:"中国......
本文以《权力运作中的政治修辞》一书中对政治修辞的基本要素和手段分类为依据,以中国政府网、共青团中央等政务微信公众号为研究......
<正>本文对研究设想从框架理论出发,并以言语行为构建分析框架。框架的概念形成经历了贝特森的人类学到高夫曼的符号互动理论再到......
本文以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Atkinson、Chilton、Fairclough和Naciscione等学者所研究的政治语篇为主要理论框架,从语言操纵的角度分......
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传播日渐广泛,中美之间复杂的政治关系也影响着美国媒体对于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与政治修辞的风格特征。《时代》......
<正>在伯克的修辞理论体系中,一个核心概念是"同一",共有三种同一策略:同情同一、对立同一、无意识同一。①本文拟从伯克修辞理论......
本文以民间舆论场中四大门户网站于2013年11月27日至12月3日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专题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从主题、情景设置、定义和论......
<正>修辞生长于政治的土壤。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将演说分为政治演说、诉讼演说和典礼演说。政治演说即政治修辞,"如果把修辞看......
“邓玉娇事件”本是发生在偏远地区的一起普通刑事案件,随着公众的参与,舆论的扩大,使之成为2009年最火的舆情事件。不仅影响了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