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制度建设相关论文
政治制度建设是现代化的核心要素,政治制度形态是社会形态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政治制......
群众动员向来都是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中的应有之义,亦是党独特政治优势的集中体现,更是党在战争年代得以坚强生存、砥砺壮大、稳步发......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顺应反腐败斗争新形势,积极回应社会各界新期待,谋划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新机制,以前所未有的政治勇气和改革......
当前我国利益失衡严重,而随着人的权利意识和主体性意识的不断增强,必然会进一步激化冲突。面对这种冲突激化的局面,如果不改革,势......
11月15日差7分鐘12点的时候,焦急守候的人们终于迎来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集体亮相。这一次中共最高领导人的权力交接引起......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对全面深......
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于3月12日闭幕,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也将于3月13日闭幕.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各项工作报告的清新文风,简朴......
重大事项决定权是我国宪法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现行宪法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
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刘伟在来稿中说:社会转型期是一个文化的再铸期,当然也是政治文化的构建期.作者认为,社会转型期的政治......
江泽民同志在“5·31”重要讲话中进一步强调指出: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各领域改革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也对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建设法治国家等提出......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记者:杨玉华、杨金志、刘良恒、涂铭)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于3月12日闭幕,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也于3月1......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依据对世情、党情、国情的深度观察和深层次思考,我国选择了将协......
改革开放40年来,农民政治参与在四个阶段发展状况各有特点。1978年12月到1989年6月主要表现在传统执政方式跟新政策之间的矛盾、村......
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当前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新形势下,如何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一、正......
邓小平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大基本政治制度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方面提出了新思......
政治文明史,主要包括政治制度、政治事件、政治人物等内容。其核心就是政治制度演进史。政治制度演进是教学的重点,与当代我国政治制......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人 ,千五百人以外 ,每加千人 ,加派代表一人 ,如不能满千五百人之乡 ,亦得派代表一人......
小康社会是中华文明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在原有的社会生活的三大领域(经济、政治、文化)之间,将会出现一个公......
制度文明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对政治制度建设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政治制度建设就像水渠,而政......
政治文明,由江泽民同志首次提出并郑重地写进了我们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将其载入宪法.它是我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政......
政事之原,莫大于官制。戴季陶作为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对文官考试制度的改革与建设进行了勇敢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成绩。虽不可避......
【正】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是我......
文章认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关键在于培育出社会主义政治权力之良性的伦理品质,而要达及这一价值目的,其根本之方则是加强社会主......
摘 要:政治纠错机制就是对政治选择、政治设计、政治决策的错误进行纠正的一套制度设计与运行机制。研究政治纠错机制问题,构建政治......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内民主实践从中央到地方全面展开、扎实推进。近年来,党内民主建设主要是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内选举制度、党内......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但经济和社会制度与体制的一些不完善、不健全导致了我国社会的诸多不和......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时代的列车滚滚而来,使各种思想、观点在世界范围内相互激荡,也使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特征。人......
和谐社会在政治制度建设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完善、发展和创新奠定了重要契机,这突出地表现在和谐社会......
【正】 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又属于人民。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初期或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还不能......
<正>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突破发......
加强参政党建设,是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步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走过了新时期......
政治文明的内涵、外延及其历史沿革."三个文明"之间的关系.政治文明实现的路径.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正】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政治发展和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理论、政治实践以及两个文明建设......
<正>习近平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观是关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本质、价值功能以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关系等方面的基本观点,......
随着行政问责制度从中央到地方的大规模建立,问责行为日益普遍。当前,人们普遍认为行政问责制最大的不足是行政问责效果不尽如人意......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问题进行了一系列重要阐述,对指导我国全面建......
1998年7月底至8月初,“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课题组就河南省新密市所进行村民自治制度改革,进行了为期十几天的专题调查。这次调查是在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