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悲剧相关论文
《桃花扇》是清代戏剧作家孔尚任以南明兴衰的史实为时代背景,创作的一部历史兴亡悲剧。其剧作的主题就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任何侵略战争都是全人类的劫难。即使对侵略者本身也不例外,他们无不以喜剧开场,以悲剧告终。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特别是第二......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以下简称苏联)的解体是一场在全球范围内带来严重后果的世界政治悲剧,这些后果至今还在持续.......
南唐的毕生宏愿,从中主李璟的一统中原到后主李煜的偏安江南、割地称臣忍辱偷生亦不可得,以至国破家亡身死异乡.造成他们政治悲剧......
本文考证了刘谦个人仕途的遭际以及万年宝历诗祝寿折的来历,使我们看到了康熙盛世时的一段个人的政治悲剧,了解了万年宝历诗折流落......
晚年陈独秀最后一次从国民党监狱走出来后,虽然高擎抗战救国大旗,为何却被抛弃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门外并被打成“日特汉奸”?陈......
干谒本身是一种功利性行为,势必会对诗性人格与审美韵味有所损害,对于创作者而言,能否掌握分寸地驾驭文字,既能明确地表达干谒意图......
十月革命的开国元勋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在斯大林的一次次大清洗中纷纷落马。透过历史的风云烟尘,分析这些人......
<正> 刘禹锡(纪元772至842年)和柳宗元(纪元773至819年)的无神论思想,不仅在唐代最为杰出,在整个中国无神论史上也有其创造性的特......
透过以诗文为表征的心象符号我们发现陶渊明的性情在其仕隐人生中所表现出的对"物"的态度及与"名"的纠葛均与儒家的生存及人生价值......
《桃花扇》以兴亡为主线,富有多重悲剧意蕴。从个人层面看,这是一出爱情悲剧,爱情让渡给了政治,家国亡了,只好以牺牲爱情来成全政治;从政......
在人类创造的各种精神文化中,文学和宗教恐怕是历史上最能潜移默化大众心灵的两种形式。它们互为表里,相互交融和影响。从《圣经》到......
《少女西丽亚》是芬兰193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西兰帕最富于国际声誉的作品,主要叙述了古斯塔和西丽亚父女两代人不幸的经历,展......
"诗豪"刘禹锡并非一个纯粹的文学之士,在他的作品里,人们很容易感受到一种政治家的气魄、胸襟与风范。我们从刘禹锡的诗中,可以看......
<正>罗马皇帝尼禄(Nero)身后遭致后人普遍唾骂,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其政治失败的原因已有基本定论,古典作家和近代史家大多以......
《桃花扇》作者孔尚任“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并把自己人生的精神和态度折射其中,使得《桃花扇》拥有爱情、政治、哲学等多重......
周亚夫是汉朝文帝、景帝掌权时期的重臣,治军严谨,平定了七国之乱,为汉朝统治的稳定和国家政权的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不......
<正> 任何一部有极大思想内涵的卓越艺术精品,其艺术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总是与作家对现实的认识程度和作品要表达的内容相一致的。......
<正>向明(1909-1969),原中共山东分局组织部长、第二书记、代理书记兼山东省政府副主席等职,从1950年底到1954年初,向明实际主持山......
杜甫为求仕所做准备甚为充分,也合乎盛唐科举要求,其"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更符合儒家之道,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杜甫这一人生悲剧,......
碰不喜欢的人和事就"如蝇在食,吐之乃已"的耿介直率性格成就了苏轼的人格之"真",更是其富有永恒文化魅力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也......
彭恩华的《日本俳句史》是中国学术史上第一本日本文学的文体史,此书在学术史上的地位不可忽视。彭恩华的个人生涯是一个政治悲剧,......
<正> 曾杨华同志的《“红袖”与“情痴”,爱情与政治》。是一篇引人注目的文章(以下简称曾文)。它举出脂铨本凡例末尾的一首七言律......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论陆游的政治悲剧与爱国情感⊙李金清一陆游(1125—1210年)出生在靖康之变发生的前一年,生活在民族矛盾极端尖......
莎士比亚的政治意识与政治良心是与他的创作冲动相伴相生的。与作者的其他历史剧和悲剧相比,《麦克白》对政治的审视更微观、具体,......
中国古代文人是一代又一代具有政治情结的文人。产生这种情结,有生计层面上的原因,更有理想层面上的原因。古代文人从政多为悲剧,......
《青衣》是毕飞宇创作的一个中篇小说。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完成了他艺术上的自我突破,在创作上再次出现一个新的标高。本文试图通过......
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元杂剧《赵氏孤儿》既洋溢着忠奸斗争的政治悲剧意识,又充满着正义与邪恶对抗的英雄悲剧意识。两者的结合,缔造了......
柳宗元是唐代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早年积极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初步研究了中国当时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政......
通过饮酒,李白宣泄、消解了现实之悲,并在醉的幻觉中超越异化的现实苦境,进入物我相融、性舒展的自然真我世界,享受到人生的快乐。......
<正> 忠奸之争与感士不遇是中国文化史上反复出现的两大恒定主题,前者的结果一般使得耿介孤忠之士益发执著于现实;后者则导致沦落......
【正】 一在戏剧理论研究史上,常有这种现象;喜剧遭受冷遇,悲剧倍受青睐。其原因何在?戏剧艺术本身的因素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
本文从政治学的维度对明代著名政治家于谦的死因进行了重新解读 ,指出 :一代清官和民族英雄于谦的政治悲剧 ,其根源主要不在奸臣陷......
<正>作为二十世纪哈佛大学最为著名的政治理论家之一,茱迪·史珂拉(1928—1992)以其"免于恐惧的自由主义"留名于世。"恐惧"作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