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杂志相关论文
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反洋教运动的高峰.作为“当事人”的来华西方传教士,在英文期刊《教务杂志》上发表不少文章,站在教......
1922年初春,波及全国许多城市的非基督教运动,对中国政治、基督教会、特别是此后的政教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于此次“非基运动”......
本文主要是以中国大陆过往研究中利用较少的the Chinese Recorder (教务杂志)为基本的资料依据,考察来华的新教传教士是怎么看待共......
本文主要是以中国大陆以往研究中利用较少的TheChineseRecorder(《教务杂志》)为基本的资料来源,考察这份英文杂志中中国人的声音,即......
《教务杂志》是在华基督教会办刊时间最长的英文期刊,代表了主流教会和传教士的思想和见识.其刊载的对中国古代小说的评论,较为全......
在1927年国共分手之后的十年,随着中共在中国的实践展开,其对基督教的政策也甚为严厉,这激起了传教士对中共的正视.中共逐渐成为了......
晚清传教士从基督教文化的普遍主义出发,试图以《圣经》为基准,在中国典籍中爬梳中国上古史,索隐、比拟及调和中外历史文化,借此打......
苏慧廉在温州传扬福音的过程中,除了将圣经用罗马字拼音译成温州方言,同时又将赞美诗用罗马拼音编辑成书,借用五声调式来编辑中国......
新生活运动和基督教的关系建立在理解目标的基础之上。从教会的角度,新生活运动精神重塑的目标和对基督教的友好态度都具有吸引力,而......
在近代朝鲜,朝鲜的英文拼写法发生了由“Korea”取代“Corea”的问题。探索它们是何时、由何种原因造成的,《教务杂志》中的线索极有......
作为新教在华传教团体创办的最为重要的刊物,《教务杂志》(The Chinese Recorder)存世期间(1867年至1941年),一直致力于讨论中国语言问题......
宗教相遇是近代在华传教运动开始之后就面临的重要问题,而新教与中国佛教的相遇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梳理近代在华新教传教......
内地会(China Inland Mission)传教士叶长青(James.Huston Edgar,1872~1936年)是清末民国时期川边传教布道的重要人物,著述颇丰,在人类......
新教传教士在传教过程中对天主教的态度,经历了由对天主教的两分法到基本否定再到基本肯定的一个转变过程。最初,新教传教士对天主......
《教务杂志》是在华基督教会办刊时间最长的英文期刊,代表了主流教会和传教士的思想和见识其刊载的对中国古代小说的评论.较为全面地......
19世纪美国汉学家谢卫楼撰写的《曹操生平及时代概况》,是英语世界首次系统解读曹操形象的长篇大论。该文不仅将三国时代置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