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反思相关论文
第四次文代会上批判和反思了文革十年的文艺,针对“文艺黑线专政论”的极左论断,对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几个重要的文学史重要阶段作出......
在"重返80年代"的理论视野下,20世纪80年代文论研究成为当前学界的热门话题。目前学界对80年代文论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20......
如果我们确认文学面对的是人,是人的生存事实和心灵事实,大概就不会忽略它的世俗关涉。人早已不是“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大自然”之......
本文通过考察当代军事文学于前十七年和新时期的演变发展,藉此反思军事文学在当代沿革中对于本体本质革新除弊上的局限性,进而探寻......
近百年东方文学反思侯传文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一百多年间,是东方社会文化转型时期,东方文学随之发生深刻变革。本文从社会文比基础,发展......
20世纪作为一段历史即将逝去,而在这20世纪末的中国,随着社会主义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又的确使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
海外汉学与研究海外汉学是相辅相成的两类问题域。前者以跨地域、跨文化的"他者"视角对中国资源进行重译新解,后者对本土与海外的研......
<正>"五四"运动以来,新文学的主流,尤其是以鲁迅为首的新文学运动的左翼,始终以改造国民性为伟大使命。100年过去,国民性改造的实......
<正>20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之后,全国各大学迎着思想解放的春风,以中文系学生为主力,掀起校园文学创作的热潮。一时间,校园文学社......
新时期初,作家们在题材选取、主题表达、价值立场等方面整齐划一地恪守着十七年时期盛行的政治文化思维模式。作为人道主义文学宣......
石黑一雄获奖在学术界引起的争议主要聚焦在对其作品价值和诺贝尔文学奖价值取向的质疑上。由于人类历史上持续不断的战争以及文学......
<正>上世纪末,有关比较文学"学科之死"的论调甚嚣尘上。近几年来这些论调有了很大改变。过去强调"学科之死",理由无非是"女性研究......
<正>近年来,对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具有明显的文化取向。由于民族学与民族文学的比照关系,民族志、民族文化、文化自觉等已成为少数......
<正> 1992年8月21日至25日,由中国老舍研究会和北京语言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首届国际老舍学术讨论会在北京语言学院召开,来自中国......
由重新检讨《剪辑错了的故事》的叙述主体入手,进入对当代"反思文学"的重估;更将当代文学的反思上溯到50年代中后期,从1979年到198......
“毛泽东时代”既有其伟大、空前之处 ,也有其失误、悲剧之点。无论其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 ,都应进行历史的全方位的反思 ,这有......
2016年9月24日,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了一个小型的“外国语言文学”高层论坛,来自境内外十几位著名学者与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的......
新时期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竞新求变,表现出鲜明的时代风貌:1.对生活本真状态的深刻揭示和作家主观世界的真诚表露,辐射出搏击现实的艺术勇......
文章认为20世纪40年代文学思潮总体上呈现为一种文学反思特征。具体表现为:以“大众化”为核心,体现现实关怀精神的政治反思;以“......
本文主要从《茶人三部曲》中精神内蕴的建构流变、人物谱系的双重文本和茶文化的艺术思维三个方面来考察王旭烽茶文化小说的创作特......
赵本夫的《无土时代》不仅深隐着对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进程下乡村伦理和乡村传统历史走向的思考,而且也隐含着对传统农耕文明在现......
戴厚英在文学界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是非”人物,她以《人啊,人!》而名世,也因它而肇“祸”,从而构成八十年代文坛一道独特的“风景”。......
“80后”作为一个流行词如今正在走红,这种“流行”和“走红”昭示了“80后”的大众狂欢化的意义。毫无疑问.“80后”一词成为了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