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校勘相关论文
文章通过讨论“经停”“敬异”等13则语词注释,与陕版《高僧传》注译本进行商榷,并以此归纳古籍注释中常出现的不明中古词义、不明......
《经律异相》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类书。其成书於南朝梁武帝於天监十五年(516),由僧宝唱负责编纂。书共50卷,其编排始於“天部”,......
清初徐秉义所著《明末忠烈纪实》(简称《纪实》)记载了明末崇祯朝和南明各朝的史事。全书共二十卷,为明末忠烈以及烈女分列纪传,胪......
中医古籍整理越来受到重视,熟练掌握中医训诂学方法,是研究中医古籍的必由之路。日本考证派医家对中国古典医籍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
学位
《尚书》是研究先秦历史最重要的文献,原是三代史官掌管的政府档案。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过不断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档案被......
南宋赵希鹄所撰《洞天清禄集》为今留存重要的艺术类文献,提供了研究宋代美术史丰富史料。然此书流传过程中抄录刊刻讹误不断,书籍虽......
《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与《七经孟子考文并补遗》,作为儒家经典注疏的集大成者,在学术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七经孟子考文并补遗......
《抱朴子》是晋代葛洪的一部代表作,其中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外篇言政教得失、人伦品题。由于多种原因,此书至唐宋时篇卷散佚......
本文对“唐前竹类乐器赋”做系统的文献学研究。第一章是“唐前竹类乐器赋”篇目的详细梳理,经考辨共11篇作品,分别是宋玉《笛赋》、......
俗字是北魏墓志文献中最重要的用字现象之一。本文在整理北魏墓志相关的材料基础上,通过分类整理和校勘,对北魏墓志中的俗字进行了专......
唐代墓志释文,散见于各书而且校释水平不一,加上墓志本身的残缺、泐蚀都给释读带来了不少麻烦,释文免不了出现错、讹、漏、缺以及标点......
以语言文字为主要工具对古代文献进行校理是古汉语研究的基础工作。由吴钢先生主编、三秦出版社出版的《全唐文补遗》(简称《补遗》......
目前,学界对敦煌写卷《道行般若经》的研究比较薄弱。本文在完整收集可见的《道行般若经》敦煌写卷的基础上,从文字学和校勘学等角......
本文主要对《史记正义》所徵引的《括地志》之文进行考辨。以《史记》百三十篇为序,逐条析陈引文考校和地名考辨.校勘方面,主要研......
宋祁校语是《汉书》重要的校勘与研究资料,它数量众多,所涉及的卷帙篇第较为全面,汇集了丰富的版本异文,并作了不少校勘和史实、注......
《毛诗稽古编》是陈启源历经十四年写作而成的,是清初学者研究《诗经》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毛诗》训诂学的研究成果,问世以来一直为学......
《汉书新证》中陈直运用“二重证据法”对《汉书》进行校勘,较前人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是《汉书》校勘史上的一次大胆而卓有成效的......
《唐代墓志汇编》在辑录唐代墓志时,对明清以来石学著作所录文献皆予采择,唯《全唐文》被遗漏。然将两者收录的相同墓志加以比勘会......
《四分律》是律藏代表作之一,其口语性特点非常鲜明,是文献校勘、汉语史研究、佛教史研究乃至文化历史研究不可多得的材料。依据敦......
本文对万光泰书稿《四声谱考略》进行了文献整理和校注,并对其中一些音韵问题作了考释,辩证了沈约诗韵与陆法言《切韵》音系之间的关......
万光泰《经韵谐声》是一部重要的古音学著作,本文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对其中一些音韵与谐声问题作了注释,以便于学界朋友研究清代古音......
本文对万光泰古韵谱著作《九经韵证》进行了文献校勘,在参照段玉裁、王念孙等人古韵谱的基础上,对稿本中的一些音韵问题作了注释。......
欧阳修在长期校理文献的实践中,不仅取得了丰硕的校勘成果,而且积累了丰富的校勘经验。在校勘条件上,针对"三馆"弊端,他强调严格校......
《全金元词》是网罗金元两朝词学文献的煌煌巨著,中华书局二〇〇〇年版于书后附有"订补附记"以订讹补阙。但由于书成众手,"附记"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