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自由相关论文
无论从整体上把握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进程,还是厘清“革命文学论争”“文艺自由论辩”等诸多理论问题的理论根源和历史......
1931年底,新创刊的《文化评论》拒绝为国民党当局的“民族文艺运动”张目,提出“文学与艺术,至死也是自由的”。这一说法引起左翼......
在左翼文学的巨大声浪中出现的现代派文学,一直处于非常尴尬的位置:一方面,在革命主流文学的熏陶下,现代派文学曾做出某种超越自我、融......
1935年,自称"第三种人"的杜衡、韩侍桁、杨邨人等作家与左翼之间不断发生争论并趋于对立,其在文坛的生存境况也逐渐艰难。在这种情......
文学史对于新感觉派同人的表述,以其创作的"现代"质为制高点,在一定程度上也掩盖了历史现场的"真相"。新感觉派同人面对"左翼"时代......
胡秋原因参与1930年代的“文艺自由论辩”、主张“文艺自由”而被写进现代文学史。“文艺自由”贯穿在胡秋原全部的文艺活动当中,......
胡秋原登上文坛是1931年,那时他才21岁,便参加了一场现代文学史上闻名的文艺自由论辩。......
"人性"是梁实秋谈文学的基点,他认为文学所表现的人性,应是在理性制约之下的健康的常态的普遍的人性,而这种人性是没有时代与阶级......
在文学理念上,胡秋原历来被认为是"自由主义"者.如果从原始史料出发,认真辨析其"文艺自由论"在理论指向性、文艺阶级性、文艺与政......
20世纪30年代初的中国左翼文艺思潮高涨中,以瞿秋白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阵线与它的对立面,就文艺与文艺家的“自由”问题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