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参数相关论文
因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亚欧地震带之间,故中国领土内分布着较多地震带,如黄河下游地震带、喜马拉雅山地震带、西藏中部地震带......
为系统研究上下盘断层参数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首先建立并验证了4层、8层、12层及16层涵盖常见周期范围的四类RC......
2008年1月9日在我国西藏改则发生了一次MW6.4地震,随后有40次3.5级以上余震发生,其中最大的一次为1月16日的MW5.9余震.本文处理了E......
本文以海地7.3级地震和汶川8.0级地震为例,介绍了同震位移烈度方法,即在已知地震三要素、断层走向、倾向和滑动方向的情况下,可通......
本文介绍了用GPS资料反演断层运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GPS资料区域构造信息的提取是反演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结合一定区域反演时选择符......
本文对新西兰2010年9月4日M7.1地震(国际标准时间)与2011年2月22日(国际标准时间)M6.3地震活动和灾害情况进行了分析,用同震位移方......
利用Envisat/ASAR雷达影像处理后获取的2008年11月10日青海大柴旦Mw6.3级地震InSAR同震形变场数据和LN算法反演观测值含有粗差情况......
在地震断层参数的反演中,选取合适的反演方法,对于反演的结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模拟退火法是一种非线性的反演方法,为了验证此方......
利用三峡数字地震台网的数字记录 ,反演了 2 0 0 1年 10月 11日湖北省秭归 (东经 110 .4° ,北纬 30 .9°)ML3.6地震的参数 ,同时......
利用改进的蚁群算法并结合位错理论模型,以及青藏高原东北缘1999—2001年期间的GPS数据,对祁连山断层的三维滑动速率进行了反演。......
2012年4月11日苏门答腊北部附近海域发生M_W=8.6地震,国际上采用不同数据获得了该地震的断层滑动模型,但断层走滑性质存在较大差异......
结合位错理论模型,基于模拟的水平位移观测值分别采用PSO算法、遗传算法以及蒙特卡罗算法对断层的三维滑动速率进行了对比计算分析......
基于均匀连续、各向同性、半无限空间中的弹性位错理论,模拟计算了汶川地震引起的地表同震形变场和重力场,并分析了断层参数和地壳介......
由于VSP采用地面激发、井中接收的特别观测方式,接收系统避开了地面干扰和近地表吸收、衰减的影响,并且更加靠近地质目标观测,可以......
2009年8月9日10点55分56秒协调世界时(UTC),在日本本州以南的伊豆群岛地区发生了MW7.2地震,震源深度303km.作者利用矩张量快速反演......
2009年4月6日1点32分42秒协调世界时(UTC),在意大利中部地区发生了MW6.4地震.作者利用矩张量快速反演技术,通过反演全球台网的宽频......
2009年8月3日17点59分56秒协调世界时(UTC),在加利福利亚湾发生了MW6.9地震.作者利用矩张量快速反演技术,通过反演全球台网的宽频......
2009年3月20日2点17分37秒(北京时间),在汤加群岛发生了MS7.9地震.我们利用多年来发展的矩张量快速反演技术,通过反演全球台网的宽......
总结了2008年10月至2009年11月,作者对国内MS≥5.5和国外MS≥7.0的32次地震的矩张量快速反演结果.其中绝大部分结果均在从地震学联......
北京时间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37秒,在中国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MW7.0地震.作者利用矩张量快速反演技术,通过反演全球台网的宽频带P......
2010年1月12日21点53分9秒协调世界时(UTC),在加勒比海域的海地发生了MW7.2地震.作者利用矩张量快速反演技术,通过反演全球地震台......
2009年12月19日13点2分16秒协调世界时(UTC),在台湾花莲海域发生了MW6.7地震.作者利用矩张量快速反演技术,通过反演全球地震台网的......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地震震源的矩张量表示及其反演已日臻成熟(Dziewonski,Woodhouse。1983).矩张量解不但能够较好地反映地震震源的特......
地震发生后通常无法快速获取较准确的断层参数,这可能会对采用地震动模拟方法进行地震动强度快速评估产生影响。选取美国西部两次......
从2004-12-26苏门答腊(Mw=9.3)大地震发生后,在该区域诱发的137个地震的波形记录中提取出了清晰的T波,并分析研究了T波波形特征与......
结合地质、地球物理和小震精定位结果,对小江断裂带3条断层参数地质分段进行合理选取,并设定一定的差异范围,利用GPS区域网资料分......
为研究上下盘断层参数对隔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动响应的影响,对四种不同高度的框架结构进行了隔震设计,从隔震层抗风性能、偏......
伊通河断裂的分布规律和危险性评价对长春市的发展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在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地球物理数据处理基础上,利用地面电......
地球内部物质的相对运动可能引发地壳岩层发生破裂,从而推动着断层的发育与活动,天然地震就是地下岩层的错动诱发的结果,发生错动......
尽管众所周知欧亚大陆与印度次大陆的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但对这些板块的实时空间地壳运动进行观测是困难的。不过,科学家能通过合......
南阳凹陷是南阳—襄樊新生代盆地的组成部分,不整合叠置在华北地块、秦岭构造带、扬子地块之上,经历了早第三纪沉降、早一晚第三纪......
根据环境卫星Envisat和COSMO-SkyMed模型(为同震位错研究而首次设计的X波段反演干涉图)的DInSAR干涉图,确定了2009年4月6日阿奎拉M......
分析最近大地震的地震学特征与教训阿部胜征前言在近二三年里,日本及其周围地区相继发生大地震,主要有(表1,略):1993年钏路近海地震(M7.8)和北海道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