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震形变相关论文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盆地北缘发生Mw 6.6地震,震源机制反演表明此次地震属于左旋走滑事件.震后10 d内,近600个余震被检测到,最大......
利用Sentinel-1A卫星升降轨道数据和D-InSAR技术获得青海门源2022年1月8日MS6.9地震的同震形变场,并基于弹性半空间位错模型反演其......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于2020年建成并开始向全球提供服务。如何提高其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应用是目前关注的焦点。本文梳理了国内外采......
地震是地壳能量快速释放而产生的大地震动,还可能伴随一些其他自然灾害的产生而对人类造成危害。所以,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对地震的......
2017年8月8日,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巴颜喀拉块体东边缘发生了Ms 7.0九寨沟地震,地震造成了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九寨沟景区遭到严重破......
地震位错理论是解释地震形变,并进行反演估算地震破裂模型的理论基础.当前的地震位错理论基于地球模型主要分为:均匀半无限模型、......
为了获取2019年6月17日发生的四川宜宾Ms6.0地震引起的地表形变情况,该文利用欧空局宽幅模式的高分辨率新型Sentinel-1A卫星获取了......
2011年日本Mw9.0地震(简称日本地震)后沂沭断裂带及其两侧地区地震活动显著增强,研究日本地震对该地区地壳运动及地震潜势的影响十......
2017年11月13日伊拉克北部地区苏莱曼尼亚省发生了Mw7.3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本文利用升降轨的Sentinel-1和降轨的ALO......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DInSAR)是一种有效获取地表形变的空间测量技......
地震发生时,附近GPS观测站会捕捉到同震和震后形变,同震和震后形变对地学研究和维持动态参考框架具有重要作用,识别和估计同震和震......
光学影像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地表形变监测研究.哨兵-2号光学影像作为一种新的对地观测数据,具有重访周期短、空间分辨率高、影像覆盖......
为测量 1997年 11月 9日西藏玛尼里氏 7.4级地震震前一年的地壳形变和震时同震形变 ,以地震震中为图像中心的 5 0 km× 5 0 km范围......
利用Sentinel-1卫星获取的升降轨影像对,将D-InSAR技术的"二轨法"应用于2020年新疆伽师地区Ms6.4地震,成功获取了该地区的LOS向形......
2008年11月10日,青海省大柴旦地区发生了Mw6.3级地震。本文利用EnviSat卫星升降轨SAR数据和差分干涉测量技术提取了同震形变场,基......
2010年9月3日(UTC时间),新西兰南部小镇Darfield发生了强度为Mw7.1的地震,其主震对地表造成了严重破坏。为了对由地震引起的地表形变......
本文基于两轨差分干涉原理,采用ALOS-2卫星L波段PALSAR传感器的宽幅数据和条带数据,提取了2015年7月3日皮山地震震区的升降轨地表......
本文以海地7.3级地震和汶川8.0级地震为例,介绍了同震位移烈度方法,即在已知地震三要素、断层走向、倾向和滑动方向的情况下,可通......
2015年7月3日在新疆皮山县发生了Ms6.5地震,该地震使当地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利用欧空局提供的Sentinel-1A卫星差分干涉数据......
摘要:根据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准站1999年初至2010年4月的资料,对中国大陆内部80条GPS基线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这些基线在正......
摘要:通过分析云南西南部1988、1991和2012年3期精密水准观测数据,获取了区域现今地壳垂直运动速度场。结果表明:龙陵—澜沧断裂带上......
利用弹性形变模型,并以走滑型断层为例,对地震同震形变场进行了模拟研究。结合雷达成像几何关系,得到干涉雷达的LOS向形变场以及干......
基于ALOS/PALSAR雷达卫星影像,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重建地震形变前......
地震大地测量是将大地测量(特别是空间大地测量)与地震学及构造地质学进行融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其可用于监测地震孕育的地球物理背......
利用InSAR结果反演得到的多破裂断层模型,用GPS数据为约束,根据点位错理论,运用向前模拟的方法,通过修正部分震源参数,得到了新的......
本文首先利用二轨法对欧洲空间局Sentinel-1A雷达卫星影像进行差分干涉处理,获取了覆盖2017年伊拉克哈莱卜杰(Halabjah)M_W7.3地震......
同震形变反映了来自震源区的变化,它是建立地形变与地震之间关系的最直接桥梁,因而对地震预报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钻孔体应变仪属于高......
利用欧洲Envisat雷达遥感图像,获取了2004年7月12日和2005年4月8日西藏仲巴Ms6.7和Ms6.5地震的InSAR同震形变场。结果显示这两次地......
基于闽粤地区10个地形变观测点40个测项的同震形变波记录,利用幅度比值和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探讨其记录特点和传导机制,结果显示:1......
1997年11月8日西藏Mw7.5级玛尼地震是干涉雷达技术应用于地震观测以来的一次重要事件.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应用广泛使用的Okada线弹性......
本研究分析了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Mw9.0日本东北地区太平洋近海地震对亚洲地区和韩国国内GPS卫星常年跟踪站的位移影响.为此,利用......
本文利用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以2011年日本东北M_W9.0级大地震为例,探讨了地形和局部地质构造等物理因素对计算同震形变的影响......
为了研究东日本Mw9.0级大地震对IGS观测站位置的影响。采用BERNESE软件OBS-MAX的基线生成方式和最小约束解的网平差基准定义方法,......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市西北方向约80 km的喜马拉雅山中部发生强烈地震,矩震级为Mw 7.8,震源深度约15 km。地震学和大......
利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定量研究了介质不均匀性和断层倾角变化对同震位移场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1)在均匀及纵向分层介质模型......
为探测汶川Ms8.0地震引起的地表形变,用ALOS卫星PALSAR L波段SAR数据与GPS观测数据,采用两轨雷达差分干涉方法,计算出了地震影响区......
用GPS实测结果对由ALOSPALSAR数据获取的汶川Mw7.9地震InSAR同震形变场结果进行校检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InSARLOS观测值含有断裂两侧......
以InSAR同震形变场为约束,采用各向同性弹性半空间位错模型,利用试错法对2008年西藏改则县扎西错Ms6.9地震断层几何形状进行格网搜......
分别以三角测量获取的同震形变、GPS与三角测量联合获取的同震形变为约束,先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反演1970年通海地震单断裂矩形断层破......
2009年4月6日发生的意大利拉奎拉Mw6.3地震造成了地表的严重破坏,为了解地震引起的地表变化情况,本文利用ALOS/PALSAR影像数据,采......
本文针对InSAR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理论原理做了较详细的介绍。然后针对在2016年11月25日在新疆阿克陶发生的地震,分别采用D-InSA......
2008年1月9日在西藏改则地区发生6.9级地震,接着1月16日又发生6.0级余震,表现为双震型。本文利用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NSAR),通过对......
为克服InSAR观测汶川地震同震形变场的邻轨不连续问题,提出联合GPS观测值与邻轨平滑约束的同震位移校正方法,采用GPS观测形变去除P......
利用InSAR形变数据进行反演研究时,InSAR数据地面空间覆盖范围广,获取的数据点数量多、密度大,包含有较多的误差点,会制约反演效率......
期刊
本文结合实例分析和介绍了影响InSAR处理结果的几个重要环节.如:数据源及像对选择:影响InSAR处理的因素等.目前有4~5种雷达卫星数据......
利用汶川地震前后的ENVISAT ASAR影像,采用交叉相关性方法对影像进行了亚像元级别的配准,获取了沿卫星斜距向和方位向上的同震形变......
光学影像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地表形变监测研究。哨兵-2号光学影像作为一种新的对地观测数据,具有重访周期短、空间分辨率高、影像覆......
2008年1月9日西藏自治区改则县以东扎西错附近发生一次Ms6·9级地震,利用欧洲EnviSat雷达遥感卫星资料,获取了该次地震的同震形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