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士洁相关论文
施士洁是清末台湾文学一代宗师,对台湾古典诗文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然而施士洁也是一位活跃于台湾政坛的名绅,他凭借"父子进士"家......
施士洁诗歌具有强烈的孤愤精神,追求诗穷而益工,并力求建构诗歌的诗史品格,这些诗学思想富于现实精神,表现了台湾内渡文人对传统中......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朝政府割让了台湾。大量的日本文人随着日本船坚炮利的强势武力来到了台湾,进而来到厦门。内渡后的施士洁......
1895年割台后,施士洁离台内渡,在台的交游仍很热络。征诗是施士洁与台湾文坛互动的平台;写序文、写启示、写碑记及应酬之作是施士......
通过对离台内渡的台湾进士、作家施士洁与海峡两岸诗社文学活动的考证,论述了施士杰对婆娑仙籁吟社、菽庄吟社、寄鸿吟社等诗社发......
<正>陈望曾为广州知府,后任职广东劝业道,创建了广东蚕业学堂、广东农林试验场及其附设的农林讲习所。后来广东蚕业学堂曾风行一时......
<正>菽庄吟社是日据时期以内渡大陆的台湾流寓文士为主导、以"抗日复台"为根本宗旨和奋斗志业的爱国文学社团。该社"社侣"即经常出......
<正> 许南英先生所著《窥园留草》乃是台湾近代文学的珍品。许南英(1855—1917),号蕴白,自号窥园主人,台湾省台南市人。许南英的一......
<正>1895年,甲午战争中战败的清朝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同胞"义不臣倭",全岛范围从北到......